【《蘋果》化驗】
【本報訊】疫情下,口罩成為港人必需品,日前「愛的家」彩色口罩驗出含菌量超標12.5倍,引起市民關注口罩染料是否安全。新年將至,市面各式各樣彩色口罩琳瑯滿目,本報近日於巿面購入18款不同顏色的口罩,委託化驗所檢驗染料,結果全部合格,未有驗出偶氮染料。
上月初,本報於不同店舖、藥房購入18款口罩,委託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檢測,包裝所示製造地點包括香港、大陸、加拿大、越南等,面層分別有彩色、單色、新年福字圖案等。化驗項目為歐盟標準下,結果全部口罩均為合格,沒有驗出含有偶氮染料。
城市大學科學及工程學院化學系林漢華教授解釋,偶氮染料分為水溶性及非水溶性,後者多數為工業用,因成本低、顏色眾多且遮蓋力強,常見用於皮革、木材等物品。他指,很多國家已禁用偶氮染料於衣物等可接觸到皮膚、或者可進入食物當中的產品,因部份偶氮染料進入人體後,會代謝成致癌物芳香胺,長期接觸會增加肝癌、膀胱癌等癌症風險,更有機會導致畸胎。
林教授指,口罩長期貼近口鼻,若染料有問題,「好易食咗或者經皮膚吸收入人體。」他指測試結果顯示染料均為合格,市民或可安心一點。今次檢測中大部份產品未有於包裝上標明相關數據,只有數款列明不含偶氮染料,林指市民亦可觀察口罩染色部份有否延伸至面向口鼻的內層,若內層屬全白色,相對安全些。
香港海關過去主要抽查口罩含菌量,海關回覆查詢時指,自去年1月起全面巡查各區出售的外科口罩,針對商品安全、說明及商標情況,確保符合《消費品安全條例》及《商品說明條例》,但未有回應會否定期抽查口罩的染料。但按條例規定,不得供應、製造或進口不符安全規定消費品,違例者首次定罪最高罰款10萬元及監禁1年,其後各次定罪最高罰款50萬元及監禁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