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新增個案不在指定區 食衞局:將採不同形式強檢

75%新增個案不在指定區 
食衞局:將採不同形式強檢

【本報訊】本港疫情大上大落,昨新增53宗確診,較前日28宗激增近倍, 其中44宗為本地個案,當中17宗源頭不明,另有2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44宗本地個案中,多達33宗發生於非指定區域,佔本地個案七成半,反映疫情在全港擴散。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稱,不排除在不同區域作不同規模或形式的強檢。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於記者會指出,44宗本地個案中,五宗來自佐敦指定區;油麻地至旺角、深水埗及紅磡指定區各有兩宗。換言之,其餘75%本地個案均在非指定區域。另新增九幢大廈須強檢,其中兩幢在非指定區,包括元朗鉅發大廈一座及天水圍天恒邨恒樂樓,其餘七幢在指定區域,包括早前封區強檢的佐敦廟街165至167號及渡船角文蔚樓。而前晚公佈的11幢污水檢測呈陽性須強檢的大廈,全部位於近深水埗的太子,並非在指定區域。

■天水圍天恒邨恒樂樓是其中一幢新增的強檢大廈。黎樹雄攝

上周30人違強檢令被控

至於17宗源頭不明個案,兩宗來自污水強檢大廈渡船角文苑樓,兩單位各有一宗確診;另有六宗源頭不明來自強檢大廈。源頭不明個案的患者包括商人、清潔工、紅磡街市檔主、退休人士、主婦及無業人士等,居住地點遍佈元朗、天水圍、油尖旺、荃灣、紅磡及赤柱等。

張竹君指,疫情未有回落走勢,反映社區仍有很多個案,加上患者病徵輕微甚至沒病徵,不易被找到,呼籲市民農曆新間聚會需小心,若有病徵應先行檢測,確定無感染才團年及拜年。

被追問元朗區確診有上升趨勢,是否與早前佐敦圍封「走甩」的居民轉往元朗朋友家中暫住有關,張稱暫未發現有指定區域的確診個案逃至元朗,「但唔否定有人走去元朗,或者有人隱瞞無講」。

陳肇始昨出席活動後被問到太子、九龍城一帶大廈污水呈陽性個案增加,當局會否加快封區或擴大指定區域,陳回應稱過去一段時間就個案作綜合風險評估,包括污水樣本、區內樓宇和衞生狀況,決定是否強檢或封小區。當局密切監察全港確診個案,不排除在不同區域作不同規模或形式的強制檢測。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昨在網誌亦指當局會追查封區的「漏網之魚」,上周已票控約30名在限制區域內不遵守強檢令的市民。

麥理浩牙科中心員工中招

此外,機場三跑地盤組昨新增四宗確診,分別為第10418、10425、10450及10452號,累計增至15人中招,包括13名工人及兩名工人的家屬。被問到該群組最先確診的第9928號病人早於1月22日確診,但當局延至前日才公佈,是否涉及瞞疫,張解釋三跑地盤面積大,最先出現個案的項目與之後確診的個案屬不同項目,強調當發現個案增加時已公佈情況。

張重申一旦發現地盤群組爆發,會即時要求地盤停工和消毒,將密切接觸者檢疫。地盤屬傳播高危地方,工人難長期戴口罩,加上他們在貨櫃更衣,較易造成交叉傳染。

另外,一名在灣仔麥理浩牙科中心工作的合約員工初步確診。該員工為系統分析員,最後上班為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