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空機構沽空一隻線下遊戲零售商GameStop(GME)而遭反噬,幾乎是近期全球焦點。這場網民起義、反擊沽空機構的性質,獲不少網民旋風式推崇及參與;但思前想後,整件事是否真的如他們口中大衞與巨人歌利亞戰鬥的勇氣故事?背後存在甚麼公義,或根本沒公義可言?本總裁確實有不少思考和疑問。
1.很多網民視這次為散戶對抗華爾街大鱷事件,但以沽空機構Citron及Melvin規模,算是大鱷嗎?某程度上Citron才是打大鱷旗艦,過去多年完美揭發不少股份有欺詐成份至停牌,亦公開表明其會進行沽空;創辦人Andrew Left沒隱姓埋名或躲於法律背後,沽空恒大一役更與證監會對簿公堂,可批評他不夠光明磊落嗎?
2.大家不其然又說今次事件,是對2008年金融海嘯、華爾街大鱷手段進行一次報復。Come on James,2021年了,銀行十多年來已被監管機構罰到怕,還說甚麼大鱷欺壓散戶,難道你們去年升市周期沒賺錢?
3.退一步說,你要打大鱷,很多例如高盛、大摩已是上市投行了,報告及倉位變動有機會令某些股票大幅上落;同一標準,他們比Short Fund更邪惡,為甚麼不敵意買入他們股份,反而只集中GameStop這些細價、舊經濟股份?
4.好了,GameStop兩間沽空機構已投降,今天Agenda是甚麼?是一班低位持貨者說要把股價夾到3萬美元以上,甚至要打擊高沽空比率股票,目的及公義是甚麼?最終誰得益?
5.說券商限制散戶交易GME,先不論背後其實是非常技術性監管要求考慮,但同樣退一步說:券商真的因為GME股價太瘋狂而作限制,大家可高舉旗幟去說他反自由市場:「Tesla你唔禁?電車三儍你又唔禁?」到GameStop大爆升,猶如2008年VolksWagan大挾倉事件,輸家是否發誓不會投訴:「華爾街真係好黑暗,券商誘導買股,沒進行正確監管!」
本總裁擁抱自由金融市場,但對一種與崇高理念不符、反大台繼而讓自己變成大台、將過去華爾街已變成多莉魚的前鱷魚進行攻擊,然後挾升股價上下其手圖利,這種民粹式炒股作風,是否又比以前更公義?
程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