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遞表 家長為子女拒慳課外開支

小一遞表 家長為子女拒慳課外開支

【本報訊】小一統一派位昨首日交表,各區派位中心有家長一早到場排隊輪候。有家長表示月花近8,000元安排子女參加課外活動,即使疫情下經濟不景也不願節省。移民熱潮下,亦有家長打算數年後供子女到外國留學。

視像面試打亂部署

九龍城區內名校是普遍家長大熱之選,大批家長一早抵達位於喇沙小學的統一派位中心。居住在廣播道、心儀喇沙小學的李太對兒子成功派位有信心,其大女曾成功派到心儀的九龍城區小學。李太每月平均花費過萬元,安排子女學習中英文、音樂及繪畫等,開支佔收入六分一,「小學中文課程都好複雜,都好深,要同佢哋打好啲語文基礎」。

疫情下,李太相信子女升小學後開支會較相對較少,「所以我哋都會揀官校及津校,其他41校網我哋都可以」。刻下移民潮湧現,李太稱不論政治或社會環境如何也早有打算,「始終呢一代同我哋嗰代唔同,都要畀佢哋經歷下,所以都有同佢哋計劃住……可能都要等佢哋大啲……再同佢哋去嗰度生活」。

從事金融行業的呂先生同樣心儀喇沙小學,他大讚該校師資優良及校風優良,但也報了兩間私校作後備。本身居住在馬鞍山的他,一年前特意為兒子搬到此校網,每月花費近8,000元安排兒子英語及游水課,疫情下也沒減少開支,「自己慳啲囉」。但疫情影響兒子的升學部署,呂先生擔心會影響他的升學面試及其競爭力,「隔住個mon睇唔到佢(兒子)真嘅一面」。他亦有考慮過安排兒子出外國讀書,「但遲少少先啦,等佢大個啲先」。

因應政府在油尖旺區劃出強制檢測「指定區域」,31校網的統一派位中心改為廣東道官立小學,並以收集箱收集「選擇學校表格」,但同樣有不少家長昨提前在派位中心外等候。提早半小時到場的許先生表示心儀於德信學校,兒子亦讀該校幼稚園。兒子課外活動月花3,000元,對他而言負擔較重,留學外國則暫不考慮,「冇咁嘅經濟能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