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死 更登極峰 - 楊懷康

老兵不死 更登極峰 - 楊懷康

一九五一年四月,韓戰方酣。71歲的麥克阿瑟將軍(Douglas MacArthur)為聯合國軍統帥。他主張揮軍殺過鴨綠江以斬斷中國志願軍的補給線、海空封鎖中國、讓台灣60萬國軍參戰;取態「激進」,與杜魯門總統相左,突遭解職。國會向這位為國效力超過半個世紀的老將致敬,像褒揚奏凱歸旋的英雄那樣邀請他向參眾兩院作聯席演講。麥帥綜述亞太局勢,點出美國對抗共產主義的前線北起阿留申群島南達新加坡,而以台灣為核心,不容有失。

演講以「老兵不死,只將淡出隱沒」(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作結。自此「老兵不死」膾炙人口。麥帥指出此名句非他所始創而是借自西點軍校的營房戰歌。今人考證,早於一次大戰之前,「老兵不死」已為英軍傳頌。被搣柴解甲的麥帥是借「老兵」以澆其心中塊壘而已。他以「老兵」自嘲,可是到了那個年紀列根及特朗普方出任總統,而剛搬進了白宮的拜登更是78歲了。舊時中國,人生七十容或古來稀;今天的美國政壇,那是慣見平常了。

總統固然快八十歲,國會眾議院議長按憲制設計是副總統後第三位總統繼承人。議長佩洛西貴庚了?到三月將八十一歲。參議院替補議長雷希(Patrick Leahy)是第四位總統繼承人,他與佩洛西同齡。爭奪民主黨黨內出線權,初段大熱最終落敗的桑德斯稍為年輕,不過也79歲了。走出政壇,抗疫跟特朗普抬槓而為傳媒捧紅的福奇醫生,兩目炯炯有神,但已年過八十,主管敏感及傳染病研究所快40年。政壇內外,「老兵」當權主政,莫非美國冇人?

冇人之說表面證供看似成立卻經不起事實驗證。單是加州一隅的矽谷,人才濟濟,不可勝數。蘋果電腦教主喬布斯,英年早逝,56歲息勞歸主。不旋踵,殺出個馬斯克,接連推出PayPal、特斯拉電車、SpaceX 火箭、真空導管捷車⋯⋯一再突破創新令人目不暇給。又如兩相從哈佛退學的蓋茨和朱伯格,其微軟和面書顛覆了網絡以至實體世界。走出矽谷,美國的科學家以至文學家長期雄踞諾貝爾獎得主榜之首,這樣的國家怎可能沒有人才?既是人才不乏,何以卻讓七、八十歲的「老兵」霸佔政壇?

一個說法,從政不發達,難以吸引人才。馬斯克未到不惑之年已貴為天下首富,蓋茨即使退下火線成立慈善基金,其身家依然把股神畢菲特比下去了。反觀權傾朝野的佩洛西,年薪22.35萬美元,約港幣174萬元左右;在香港,那是個政治助理的薪酬水平吧。總統的薪酬較高,年薪達40萬美元,即是港幣312萬元;只及林鄭六成。美國是資本主義社會,有創意才華的人都搵真銀去也,誰會攞苦嚟辛跑去從政?即使從政的皆為資質平庸的三四流腳色,那也不是要讓早已踏入垂暮之年的耆英佔據權力極峰吧?

耆英擁權顯然取決於其同輩人的政治參與有多投入。美國人十八歲即有權投票,可是在都市,選民的年齡中位數卻是57歲。可見年輕人志在搵銀,政治冷感,由是騰出空間讓臨近退休的人主導選舉。與此同時,科學昌明,醫療進步,人的壽命不斷提高,讓越來越多的長者在政壇上位。過去二十年,過了75歲猶不言休的美國人數目大增85%;未來的日子政治權力不難越來越集中在耆英手中。兩百多年前立國之初,美國人的平均壽命為38歲。華盛頓就職首任總統時是57歲,相對之下已是耆英一族。

除了得科學之助,耆英且不難是「恃財」掌權:55歲以上的美國人佔不到人口的三分一,卻擁有三分二的財富。有錢在手,一方面讓這個年齡層的人有條件參政,Exhibit A:身家數以十億美元計的彭博,在民主黨初選斥資過億美元「買票」,間接為拜登助選。更重要的是有米選民藉着參政維護其財富權益。眾所周知,聯邦政府的養老金制度先天設計偏幫退休長者,而奧巴馬的醫療保險計劃則明顯是向年輕人開刀,拿他們的保險費津貼老人家。然而長者一族大可以找年輕人代勞,何須到了行將就木之年猶掌政揸弗?

這恐怕離不開美國的選舉制度。幅員廣闊而一人一票,參政吸票不可無知名度。列根是明星、特朗普主持電視節目,知名度佔了便宜。其他人需燒銀紙作一場雞與雞蛋的持久戰:有了知名度方能籌集競選經費,有了經費才能在報紙、電視登廣告,延聘人手作民調、請專家設計選舉策略、組織助選隊伍派傳單、作家訪問、打電話游說選民⋯⋯從而提高知名度、爭取支持、增加贏面。知名度靠累積,利好參政年資長的政客。拜登自踏出法學院大門即開始參政,於茲近六十年方中頭獎,而佩洛西亦然。若非意志堅定而韌力充沛,怎跑這場馬拉松?

耆英統治,有利施政乎?長者往往頭腦頑固僵硬而反應遲鈍,為人詬病。事實上國會民望長期低落,早已招來「無所事事」——do nothing Congress——之譏。上任之初,總統大都享有蜜月期;捨列根之外,任期臨尾支持度能莫不剩下三、四成而已。可見政客的評價普遍不高。可幸三權制衡,再加上傳媒監察,不管如何不濟,無論是民選的行政或立法兩權,都不致壞到透頂。如此一來老兵登極又何妨?

==============================================

補白: 大將軍小氣

特朗普不出席拜登就職儀式、告別演說隻字不提拜登,方家咸以此為小氣。率領盟軍戰勝納粹的艾森豪威爾將軍夠恢宏大度吧?1953年1月20日他出任總統。到國會就職之先,卸任的杜魯門邀請新總統夫婦到白宮茶聚,其夫人下廚安排餅食以示親切。艾森豪威爾卻叫他們食檸檬。

特朗普無禮狂躁的出位形象是流露真性情,抑或為傳媒針對歧視,不包容隱惡反而刻意醜化以凸顯其賤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