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學院最近都在展覽一組攝影及攝像作品的群展,是由藝術家朱迅和他的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學生的社會攝影項目。COVID-19爆發一年,這個群展記錄了一年中的一些點滴。疫情中常見的景象通過學生們的個人視角,在這些作品中變得不常見。我們可在敍事短片中觀看和聆聽每位參與學生的故事。學生們的取材多有不同,但回答的是同一個問題:當現在的生活似乎如此脆弱、迷惘和不確定,他們的家庭都發生了什麼?
我最喜歡是一位名叫張浩維的同學拍攝的一系列略微誇張的照片。他關注的家庭成員是菲傭姐姐。他跟着菲傭姐姐出去超市搶購紙巾,排出一個姐姐變成好幾個分身完成任務。又導演一幕工人姐姐吃飯前,帶着口罩、眼罩還有透明面罩,飯碗周圍圍着一圈洗手液,手中還舉着消毒水。這些場面又荒誕又尋常,一年前疫情剛剛爆發時候,大家其實真有這樣恐慌。只是接受了一年的警報、隔離、社會規訓,大家日漸麻木了。
除了照片,也有影像作品。學生的鏡頭掃過蕭條的街道,人流稀少,勉強開張的店鋪都在做最後的掙扎——「結束營業一件不留」。這些話語如今也是日常,外賣app上一些店鋪已經不知不覺地消失了,我們甚至無法感覺到它們的消亡——它們不過是屏幕上拇指大的一個招牌罷了。
也有同學來港讀書,結果困在小小的房間裏,無處可去,於是學着從窗戶向外看,認識香港,認識一個非常態的香港。藝術家朱迅是這些同學的老師。他是攝影記者出身,SARS肆虐時,就曾在一線拍攝兇猛的疫情。十多年後,他發現自己又身陷另一場疫情之中,這次恐怖來得同樣快,卻遲遲不肯退卻,一點一滴融合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新常態。口罩變得和貼身衣物一樣,不得不穿。他也拍攝了一系列作品,尤其有幾張空城漫遊的圖景格外引入深思。
逢星期日、一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