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教育 - 邁克

音樂的教育 - 邁克

尉少爺說書架上有黃牧的《音樂家與音樂欣賞》,「很富啟蒙性的,可以借你看。」唉,雖然中國古語有云活到老學到老,鼓勵生銹的腦筋做健美操,奈何我更相信西諺「你不能教一隻老狗新技倆」,想也不想就謝絕他一番好意。都什麼時候了,哪有能力接受音樂的教育,拉牛上樹如果行得通,還用等到今時今日嗎,虧我六七歲跟姑姑學過鋼琴哩,《給愛麗絲》一度彈得熟極而流,現在只記得琴鍵分黑色和白色,像《天鵝湖》的Odile和Odette。這方面的興趣必須從小培養,最好由胎教開始,養料經未來媽媽雙耳輸送事半功倍,呱呱墜地之後才在搖籃旁邊播莫札特,已經嫌太遲。

前幾天看馬田史高西斯執導的Netflix迷你系列《假裝我們在城市》,主角方莉寶維斯被宣傳為名嘴,真身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母狗,帶領觀眾漫遊紐約之外,也追憶童年往事,廿四小時不停吐信的毒舌,竟也有溫柔時刻,講起指揮家賴納賓斯汀,煙屎牙簡直閃爍蜜糖,說《年輕人音樂會》期期都看。美國這個益智的長壽電視節目,當年應該廣受目標觀眾歡迎,七十年代和A同居的日子,常常結伴去二手唱片店尋寶,有一天他找到一張賓老師教材的黑膠碟,高興得像重遇初戀情人:「我小時候的音樂課程!」大師邊演奏邊介紹,樂器樂章不厭其煩解釋,我一聽就笑:「你們這些鄉下人,真是……」完全將苦口婆心當耳邊風。隔了幾十年,在巴黎看韋斯安德遜的《小學雞私奔記》,冷不防開場便播出一段《年輕人音樂會》,整個人立即融成爛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