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清償債務 海航破產重整

不能清償債務 
海航破產重整

【強弩之末】

幾年前以豪砸資金海外併購著稱的海航集團,去年2月因財困被海南省政府接管。集團日前把創辦人之一的陳峰踢出黨委後,昨宣佈因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將按法院司法審查申請破產重整。據悉,中國政府計劃通過信託方式剝離海航集團的非航空資產,一間有政府背景的實體將成為海航集團剩餘業務的戰略投資者。新任集團黨委書記顧剛向全體員工致函強調,集團只有破產重整才能迎來新生。

擁有海南航空的海航集團昨發表聲明,指收到海南省高級法院發出《通知書》,謂「相關債權人因我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申請法院對我集團破產重整。」集團強調將配合法院進行司法審查,積極推進債務處置工作,支持法院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確保企業生產經營順利進行。

■海航集團前景悲觀。資料圖片

創辦人被踢出黨委

去年2月底,海航集團因為嚴重資不抵債,由海南省政府牽頭成立的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進駐,推進重組工作。集團因此改組董事會,增加兩名官方背景的董事,海南發展控股董事長顧剛出任集團執行董事長,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任清華擔任聯席行政總裁。集團在上周五宣佈,工作組過去一年的風險處置工作進展順利,確保航空主業安全營運。顧剛和任清華並已辭去集團內上述職務,但兩人在聯合工作組職務不變。

不過,顧剛在海航集團本周二舉行的黨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集團黨委書記,而原黨委書記陳峰則未有入圍由九人組成的黨委委員名單。外媒分析,雖然67歲的陳峰仍然擔任集團董事長,但由於他已失去黨委委員的身份,表明他已失去了對集團的控制權。

《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海航集團已經嚴重資不抵債,其主業範圍廣泛,又都是實體經營,救助難度恐怕是建國以來最高的。」據了解,破產重整後,海航集團會保留下來,但破產重整後「老股東股權會清零,老股東團隊基本上出局,同時債務大部份轉成股份」。海航集團將引入民營背景的戰略投資人,並保持其民營航空公司主體地位。彭博社則引述知情者稱,根據方案海航的債權人將被允許將其債務轉換為新公司股權,或管理其他資產剝離的信托中獲得部分股權,有關方案已獲得中國監管機構批准,預計很快實施。

■海南航空運作目前未受母公司海航集團破產重組影響。資料圖片

徐家健:國家信「有得救」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對本報稱,海航集團進行破產重組,而非由政府直接接管,反映中央認為該公司還「有得救」,相信交由市場處理,總比「夾硬吞併」由國家背起巨債為佳,同時亦可減少外界對於近年內地「國進民退」,國家干預經濟權力過大的疑慮。他指破產重組並不是清盤,基本上由法院頒佈破產保護令,讓一眾債務人無法再申請將該公司清盤,之後再就着公司的各項業務及相關債務進行評估。債權人或被要求減低索償額,而相關銀行亦可能需要撇賬,最終部份損失可能由國家承擔,但好處是不會「連渣都無」。

《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