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確幸大未來 - 蔣芸

小確幸大未來 - 蔣芸

看到一個電視論壇節目,討論的是台灣和中國兩地多年來已有年輕人的互動往來的各種辦法在進行,究竟成效有多少?官方或私人不但互訪還會各自把在異地生活求學的種種感想公開講述出來。發言者都很優秀,都能從自己的經驗中陳述有那些獲得,沒有人提到有什麼失落,相信這樣的互訪彼此都能從各種文化差異中取得諧調,也能從實際生活中領略到兩地的特色,別的不說,民以食為天,只從食一項已有豐富而生動的描述,各種家常菜、本邦菜、名菜,各地有那家代表性的館子、私房菜、台菜、滬菜、京菜、粵菜、潮菜,各有勝場, 講起來活色生香, 場內場外皆有共鳴。

其實類似的互訪,對於年輕的一代絕對是利大於弊,它不像彼此要遠赴歐美留學那麼大陣仗,費用上的付出也少得多,只是到同一個國家只是不同的區域而已,到底同種同文同語隔膜並不太大, 所以無論是台灣人或中國內地不同省份的人講起自己的印象經驗都說是一種愉快的享受,早早已縮短了適應期,都一見如故到舉例而言也能令聽者大樂。

日常生活上的小確幸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對於年輕的一代的探險,都能獲得十分深刻的感受,這些都會成為自己生活中的累積財富;也將成為未來奮鬥的本錢,從別人的優點中學習,從別人的錯誤中檢討,互訪的經驗變成自己的學問一生受益無窮。

當年一個難得的機會離開一向熟悉的生活環境到另一個陌生的城市工作學習,歲月匆匆一眨眼半個世紀已過, 若要細數其中的得失,又豈僅是這六百個字所能承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