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本月14日抵達武漢展開疫情源頭調查的世衞13人專家組,前日完成隔離,昨日正式展開調查工作,首先到訪湖北省新華醫院,預料還將到訪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及武漢病毒研究所等。對於調查任務是否順利,有專家組成員坦言這取決於他們所獲得的資料是否全面,並希望可「不受阻礙地訪問所有要求的目的地」。不過,中方卻指世衞專家組是與中國專家交流研究而並非調查。
據專家組成員之一、來自荷蘭的病毒學家庫普曼斯指,昨日早上已與包括梁萬年教授在內的中國專家進行首次面對面的會談,雙方主要討論行程安排。專家組下午則到訪湖北省新華醫院,中方指這是收治首批武肺病人的中西醫結合醫院,而中國官方認定的「疫情上報第一人」張繼先,就是這間醫院的呼吸內科主任。專家組成員、美國衞生組織生態健康聯盟主席達扎克形容,這是非常重要的訪問,又指能夠與曾治療首批患者的醫護人員等商討工作細節。
來自丹麥的專家組成員費雪表示,此行將前往參觀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有助他們了解這市場究竟是疫情爆發中心,或只是病毒擴散區,但她表示這次任務成功與否,全取決於能否獲得全面的資料,又期望「可以不受阻礙地訪問所有要求的目的地和個人」。據世衞早前公佈,專家組預計將逗留兩星期進行調查,其間將到訪武漢病毒研究所、華南海鮮市場和武漢疾控中心等,同時亦會與一些最早感染武漢肺炎的患者見面。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日再為這次世衞調查進行「定調」,指出世衞專家與中方專家在武漢進行的交流合作,「是全球研究的一部份,不是調查」,又表示應對專家給予充份的信任和支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關注和干擾。據悉,世衞已要求中方向專家組提供詳細基礎數據、所需支援、訪問權限及資料等,但外界普遍質疑中方是否會全面提供資料。
中方過去一直對疫情起源自武漢的說法大為不滿,早在世衞專家組前往武漢調查前夕,中方已多次公開質疑武肺病毒的來源,甚至曾建議世衞應把溯源工作擴大至東南亞。中國外長王毅本月2日曾表示:「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疫情很可能是全球多地多點爆發」。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本月18日亦曾指,疫情溯源極可能涉及多國多地,更指世衞將視需要對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類似的考察,但世衞方面目前對此暫未有正式公佈。
據國家衞健委資料顯示,內地前日新增了36宗本地病例,主要來自黑龍江的21宗及吉林的13宗,北京及河北則各有一宗。
路透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