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拖累 創紀錄以來最差 港全年GDP挫6.1%

疫情拖累 創紀錄以來最差 
港全年GDP挫6.1%

【本報訊】疫情下本港經濟未見明朗,香港去年第四季本地生產總值(GDP)實質下跌3%,較市場預期為差,主要是第四波疫情及因此加強限聚措施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至於去年GDP實則下跌6.1%,屬有紀錄以來最差的一年。政府發言人擔心,儘管今年本港經濟持續復蘇,惟仍受疫情等因素影響。

據統計處預先估計數字顯示,去年第四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下跌3%,較第三季3.6%的跌幅有所紓緩,但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在第三季反彈2.7%後,於第四季卻僅輕微增長0.2%。

政府:復蘇步伐緩慢

至於2020年全年GDP實質下跌6.1%,對比2009年金融海嘯後跌2.5%,以及1998年金融風暴後跌5.9%,屬統計處1961年有紀錄以來最差的一年,最主要是消費開支在疫情下大幅下跌10.2%,而去年第四季私人消費開支按年跌7.6%,則較第三季8.2%的跌幅為小。

政府發言人表示,本港經濟於去年第四季繼續復蘇,但受本地第四波疫情影響,復蘇步伐緩慢,貨品出口增強和金融市場暢旺繼續提供支持。去年第四季貨品出口總額按年升5.6%,貨品進口亦按年升6.9%,不過全年計,2020年貨品出口及進口分別按年跌0.3%及跌2.1%。

發言人預計,今年全年經濟恢復正增長,惟復蘇程度受疫情等不確定因素影響。至於內地經濟勢將進一步增強,料為香港出口提供支持,復蘇步伐視乎疫苗成效。政府會密切留意情況,並採取適當的逆周期措施去支持經濟復蘇及紓緩市民的財務負擔。

港上月存款減1,300億

大新銀行經濟師溫嘉煒預期,本港疫情反覆,持續影響消費市道,料首季增長未必強勁,惟目前見到外貿數據及投資增長有改善,下半年經濟動力可望較強,料全年仍能錄接近4%增長,又估計即將公佈的財政預算案仍會有小規模紓困措施,未來要關注疫苗接種情況及會否再爆出黑天鵝事件。

另外,金管局公佈,上月本港認可機構存款總額按月減少逾1,300億元(跌幅0.9%)至14.5萬億元,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存款總額於今年1月份首三星期已回升。月內,港元及外幣存款各跌0.4%及1.4%。

上月初,已流亡英國的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戶口被凍結,引發市民憂慮資金安全,增加開立離岸戶口及調撥存款。金管局指,上月存款變動受利率走勢、市場集資活動多少等多項因素影響,存款按月出現波動屬正常現象。

疫情反覆,經濟活動續受影響,部份客戶資金周轉仍然困難,金管局聯同「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宣佈,再延長「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下,貿易融資貸款還款期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