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林麗棠自殺悲劇對李東海小學的震盪至今仍未消退,曾與她共事的教師透露,教師之間現在都不敢重提事件,「對部份同事嚟講,佢哋個心永遠都有一個窿」。每逢經過圖書館,她都會想起與林老師生前相處的點滴,痛心亡者用性命為學校帶來改變,又斥責時任校長羅婉儀及辦學團體難辭其咎,「只要其中一邊做得好啲,件事都唔會發生。」
「佢真係一個對教學好認真嘅人,佢分分秒秒都做緊嘢。」周老師(化名)眼中的林麗棠,不僅是校內的圖書館主任,更是工作認真、愛惜學生的前輩。就算林手上有千百項職務,當有學生踏入圖書館,她必先放下工作關心學生需要;即使林並非學生的班主任,也會記得其脾性品行,「佢從來都唔會講小朋友好差,最多都只會話佢有少少曳曳。」
如此溫婉的教師,如何成為時任校長羅婉儀的眼中釘?周老師說,羅校長2014年上任,從沒讓任何教師好過,適逢林弄失圖書館藏書就加以指摘。
周老師指羅婉儀首次在教師會議上當面指罵的對象,偏偏也是林老師,「當時同事都目瞪口呆,仲要冇畀佢解釋機會。」
林老師向來不太願意與同事談及情緒與壓力,即使被羅迎頭指罵,她亦沒有即時落淚。周老師憶述:「佢就算喊,都唔會當住其他人面前喊。試過見到佢食飯時喊,佢會抹乾啲眼淚話冇事,然後強顏歡笑。」自殺悲劇未發生時,類似畫面越見頻繁。
死因研訊揭露了前校長羅婉儀在教師問卷中的評分頗低,但是教師之間心知,透過問卷表達無聲抗議只是「行禮如儀」。據周老師了解,法團校董會僅在2014/15學年討論過羅婉儀的問卷評分,周表示一眾教師「後來都慢慢(對問卷)冇期望,原來IMC(法團校董會)真係睇唔到(教師的不滿)」。
即使基層教師指控管理層流弊,只要管理層否認,事件往往不了了之,「佢哋(校董、管理層)總係會覺得,家醜不出外傳。」
周老師相信,林老師自殺前一天到東華總部投訴,是希望帶來改變。但每當想起眼前種種改變是死者以性命所換來,便覺得相當沉重,「呢啲改變(所花的)代價實在太大。」
周老師認為,羅婉儀及東華三院絕對要為林的死負上責任,「只要其中一邊做得好啲,件事都唔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