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第四波】
【本報訊】武漢肺炎疫苗最快2月下旬抵港,惟港人對疫苗的信心不增反減。香港大學醫學院最新的調查發現,僅得45.9%受訪港人有意接種,較兩個月前急跌17.3個百分點。近期疫苗頻頻傳出有副作用,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認為市民持觀望態度是理所當然。特首林鄭月娥日前總結本港抗疫成績時形容香港力保不失,惟梁稱政府抗疫工作至今仍然滯後,「未走到疫症前鋒的前端」。
港大醫學院過去一年疫情期間進行七輪電話調查,每次隨機訪問隨機約1,000名18歲以上市民。去年11月有63.2%的市民有意接種疫苗,1月則跌至45.9%。表示願意接種的受訪者當中,僅39.4%願意立即接種,9.8%人指會在政府計劃時段後、有剩餘疫苗方會接種。
政府採購的三款疫苗中,最多人接受的是復星/BioNTech疫苗,達55.9%;其次是36.7%的科興;阿斯利康只有35.3%人接受。 另外科興公佈效用率只有50.4%後,接受程度亦由38.2%下跌至29.5%。
整體而言,接受科興疫苗者傾向是年紀較大和學歷程度較低人士。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流行病和生物統計學教授及分部主任高本恩形容數據有趣,但未有進一步剖析原因。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市民憂慮疫苗有副作用是理所當然,估計最新數據下跌是源於臨近接種時間,「講就可能話好,坐言起行可能都係想等等先」。
對於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向中央爭取為香港提供國藥疫苗,梁卓偉認為國家幫忙優先分配是好事,強調審批過程最重要是看清楚科學數據。
他又首次提及醫學院有意在農曆新年後協助營運社區接種中心,由經驗豐富的團隊營運,包括安排急症科、麻醉科專科醫生駐場,留意接種者會否出現嚴重過敏反應。
對於近日港府實施突襲式封區,身兼政府專家顧問的梁卓偉表示,第二次的封區強制檢測只找到一宗確診,跟私家醫生找的陽性個案比率相若,僅屬於合格。他認為近兩星期的安排可改進的是「未走到疫症前鋒的前端」,仍有滯後,相信當有關工序越來越純熟,可將擾民程度減低。對於如何挽回市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梁卓偉指出,如當局可再改善追蹤和邊境漏洞就更理想。他強調政府要開誠布公,才能增強市民對疫苗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