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見誠:睡眠不足,延遲情緒病康復(李德誠)

開心見誠:睡眠不足,延遲情緒病康復(李德誠)

F今次已經是第三次抑鬱症病發,不過,跟之前兩次不同,今次抑鬱症好像復原得特別慢,之前兩次,F服藥後大概三、四個月,已經恢復過來,但今次已經服藥有一年,雖然病況有好轉,但情緒低落、動力不足、專注困難和精神不振的情況,仍然經常出現。醫生試過轉換不同的藥物,也試過跟F分析她生活上遇到的困難,以至考慮過有沒有一些心理障礙,但也找不到頭緒。不過,跟上兩次不同,F現在是兩個小孩的母親,大的十歲,小的只有兩歲,沒有家務助理,日間要接送哥哥上學,到了晚上,妹妹又可能會半夜找媽媽,所以,其實F自己也察覺到,有長期睡眠不足的問題。不過F覺得,睡得不好最多是精神差,總不認為跟情緒病有關係。

上星期覆診時,F告訴醫生,情況非常穩定,精神不錯。雖然是疫情期間,但自己也開始在網上參加了不同的課程,心情穩定了不少,沒有再出現偶爾低落的情況,可以說各方面也好起來,醫生忍不住讚F說:「其實你呢幾次覆診都好穩定,可以話呢幾個月病況都無太大嘅起落。」F聽到後回應,她自己覺得主要原因是,這幾個月睡眠改善了,因為疫情關係,哥哥留在家中上課,所以她不用送出送入,而晚上妹妹可能因為年紀長大了點,也少了半夜要找媽媽的情況。雖然F仍然未做到一晚睡八小時,但至少一般可以睡六個半到七個小時,這個時候,F才發覺原來一直以來康復較慢,是因為睡眠不足而引起。

雖然並非每個人都像F一樣有情緒病,但不少香港人也有睡眠不足的情況,有時可能因為工時過長,有時因為要照顧家人,也有些因為打機、看劇。對於一般人來說,睡眠不足不至於引起情緒病,但若睡得不夠,影響日間情緒,容易𤷪𤺧,精神不集中,做事沒有拼勁,也較容易忘記事情,甚至出意外。像F一樣,睡眠不足的情況並不容易在短期間改變,但若把睡眠不足變成一個常態,這樣下去,不單可能影響日間情緒及工作表現,也可能對身體構成不良影響。

http://fb.me/1486drlee

李德誠 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