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區無硬指標 徒添混亂

劃區無硬指標 徒添混亂

【本報訊】林鄭政府怠慢抗疫一年,突轉急攻模式,封區禁足突襲百姓家園,不足兩周內先後劃定四個指定區域、一個指定區域內核心區域和兩個受限區域,但被質疑訊息混亂和劃區欠缺科學基礎,不少居民分不清居所是否於指定區域,或是需要強檢,情況一片混亂。食衞局長徐德義前日承認設立指定區域沒「硬指標」,但會參考個案宗數、發展速度、確診大廈分佈、大廈居住或管理情況等因素。

受限區域方面,民政事務局長徐英偉上周六交代佐敦封區時僅指本月首20日佐敦指定區域內有162宗個案,而且區域內多幢大廈污水樣本對病毒呈陽性,作為封區基礎。而參考相關公告,僅指政府會視乎疫情發展及防控需要設立受限區域,被質疑沒客觀科學基礎。

尹兆堅促定科學化基準

特首林鄭月娥日前曾以「三個層次」形容強檢策略,第一層是同廈有兩個不相關個案便須檢測,全港適用,第二層是有較高風險的指定區域,至今共劃出四個,分別是在本月15日劃定的佐敦指定區域和深水埗指定區域,前日再劃定油麻地/旺角指定區域及紅磡指定區域,居民在區內可如常活動,但當發現大廈有確診個案,便要全廈強檢。惟政府又於本月19日在佐敦指定區域內加劃核心區域,強制居民全部檢測。

第三層則是受限區域,政府限制區內人士禁足及接受強檢,待有檢測結果方可離開。政府本月23日首度設佐敦受限區域,全面封區兩日,本月26日再劃定範圍較細、僅涉三幢大廈的油麻地受限區域,封街11小時。

立法會前議員尹兆堅認為政府劃分指定區域毫無準則,部份指定區域內的大廈並無任何管理及衞生問題,惟仍被納入範圍,令市民無所適從,引起混亂及恐慌,促請政府制訂科學化的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