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財金部門 查問Banker撤港原因

四財金部門 
查問Banker撤港原因

【本報訊】港區國安法落實半年以來,多家金融機構先後撤出香港。有報道引述消息指,包括金管局、證監會及財庫局等官員,曾接觸已離港的金融機構高層,查詢他們離港原因及決策過程,形容情況罕見。金管局外滙基金投資辦公室行政總裁李達志回應指,金管局日常會與業界溝通,得悉有人離港時會閒聊(chit chat)詢問原因,未知為何會引起大家特別關注。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指,有已離港到新加坡或日本東京等地發展的基金經理及銀行家,收到包括來自證監會、金管局、財庫局及金發局的來電,全面了解他們離港的決策過程及時機。報道引述有基金經理指出,當局查詢已離港人士牌照狀況並不罕見,但指其他部門都有同類查詢,而詢問語氣並不尋常。

■港區國安法落實後,多家金融機構先後撤出香港。資料圖片

英媒指語氣不尋常 金管局:只閒聊

證監會向《金融時報》表示,以往會向變更營業地點的持牌法團或個人查詢他們是否仍需要牌照。證監向本報回應查詢時,指沒有就金融機構遷離香港的原因進行任何調查。金管局外滙基金投資辦公室行政總裁李達志回應指,未知報道所指的是甚麼公司,但金管局日常會與業界保持溝通,得悉有人離港時會於閒聊時詢問原因,未知為何會引起大家特別關注。

金發局主席李律仁向本報表示,對該局曾致電高層查詢其去向表示不知情。他又指,金發局沒有監管職能,不會知悉有關金融機構高層的去向。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回覆本報表示,該局並沒有就本港金融機構的遷移情況進行任何調查。

曾任銀行經濟師的經濟學者羅家聰表示,致電金融機構高層查詢去向屬於非官方做法,過往監管機構高層亦會私底下接觸他,但如果是官方正式查詢應會落案記錄。他稱如報道屬實,或與英國本月底起接受BNO居留簽證申請有關,「到時一大班人移民兼撤資」,涉及資金龐大,而政府亦未必有方法反制,「唔通行外滙管制?只怕得不償失」。

有本地銀行證券部高層向本報表示,公司須定期向證監會申報香港區的恒常負責代表(RO),但按正常程序,應是監管機構接觸公司的監管部門,而非直接向個別人士查詢。她認為,香港正面對人才流失及企業撤走的問題,令港府更為緊張,但她認為港府對背後的原因心知肚明。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先後已有多間外資撤港,報道引述業界高層稱,如果不是武漢肺炎肆虐,離港的人可能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