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滙基金賺1,978億 學者籲調撥部份盈利助基層

外滙基金賺1,978億 
學者籲調撥部份盈利助基層

【本報訊】受惠股市勇猛、息率低債價升及美滙疲弱外幣資產估值上漲等因素,去年度外滙基金投資收入賺1,978億元,雖按年跌24.6%,但仍錄得歷來第三高紀錄(前年為歷來第二高)。學者及投資界認為,去年基金投資回報率4.4%「算有交代」,拜登上場及寬鬆措施下,今年首季料仍有斬獲,第二季則視乎疫苗成效或要部署防險。

按分賬收費息率計,去年度外滙基金支付予財政儲備存款與政府基金及法定組織,分別為326億及115億元。有學者呼籲,當前本港經濟嚴重衰退,政府應考量在捍衛聯滙以外多出的外滙基金獲利,如何調撥扶助失業市民及救濟基層。

預警股市估值偏高

是次為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掌舵以來,首份全年度外滙基金成績。他展望今年表現時亦作風險預警,指環球股市在低息下已連續兩年顯著上升,「偏高的估值能否持續仍是未知之數」;外滙基金持大量債券投資,在超低息環境下債息收入打折扣,同時息跌價升的空間亦非常有限。

對於盈富基金(2800)經理人道富環球亞洲,早前因投資改動引致被要求撤換風波,他重申儘管對投資者最終無造成實質傷害,但做法令市場混亂,該局亦一直有與盈富基金監督委員溝通,了解事件發生經過。

去年外滙基金獲利的1,978億元投資收入中,所有資產類別均錄得正回報,組合中最大投資部份債券收益賺925億元、其他股票及港股收益分別為690億及40億元,外滙收益獲利96億元;屬長期增長組合的其他投資則賺227億元。期內恒指跌3.4%,外滙基金投資回報率算跑贏大市,而美股三大指數升幅,則介乎7.2%至43%。

外滙基金累計盈餘去年按年增加1,037億至8,524億元,若單計第四季表現,外滙基金按季多賺258億至1070億元,當中港股扭虧為盈獲利239億元。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外滙基金投資渠道受制於以美元資產為主,去年表現「算有交代」。但從深層次發展看,他指應該思考外滙基金「賺咁多筆錢點用」,本港經濟正陷谷底,政府可研究如何調撥必須用作捍衞聯滙以外多出的資產,「扶助失業市民或撥去救濟基金」。至於投資市場表現,他相信港股估值仍有空間再向上衝。

關焯照反對動用盈餘

另一經濟學者關焯照則不同意動用累計盈餘,認為政府紓困可先用財政儲備「頂住」,外滙基金應保持既有的財政紀律。展望拜登新政府開局下,放水刺激措施將繼續,故他預期首季投資市況維持向好,美元疲弱資金續流向亞洲股市,次季則視乎經濟復蘇,若疫苗成效或進度受阻,投資者要有防險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