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還有誰可以擊退《鬼滅之刃》?

西遊記●還有誰可以擊退《鬼滅之刃》?

本來沒有看過《鬼滅之刃》。我承認自己落伍。直到《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在香港上畫,票房勢如破竹,疫下輕鬆衝破二千萬,才如夢初醒。好啦,我再誠實一點,其實也不關事,我是因為看了AV版的劇照,才產生興趣。

趁戲院關門,翻看頭二十六集動畫,以為戲院一旦重開,追回劇場版,便可回歸潮人行列。不好意思,一路看着水的呼吸,真正潮人已經轉投《天竺鼠車車》的懷抱。我又落伍了。

沒有辦法,看《鬼滅之刃》,有種很強大的感覺:對於時下潮流,或口味,我已經很陌生,甚至抗拒。一個哥哥,被鬼滅門,只剩妹妹變成半人半鬼般的生物。哥哥為幫助妹妹回復正常,加入滅鬼部隊,一路受訓,一路戰鬥,一路成長。過程中,遇到兩位同事,三人變成莫逆之交。都是典型熱血日漫的套路:打贏初級鬼打高級鬼,連《龍珠》的天下武術大會也不是首創;多了鬼的元素,當然更似《幽遊白書》;招式設定,說沒有參考《浪客劍心》,不可能;看似正常的哥哥帶住看似不正常的妹妹大冒險,也像《鋼之鍊金術師》。我不是說《鬼滅之刃》抄襲,我是說一套大受歡迎的連載動漫,古往今來也是差不多的基調。

《千與千尋》被超越 皆因無前作鋪陳

跟前作比較,對於我來說,《鬼滅之刃》的最大分別,是快。雖然,我知道,對於很多年輕觀眾來說,還嫌未夠快。第一集,廿分鐘,炭治郎返屋企,全家血,轉頭,禰豆子已經咬竹。竈門一家人的感情有幾深厚,炭治郎與禰豆子兩兄妹之前如何相處,不用交代,預設了觀眾必定體會得到。炭治郎跟善逸跟伊之助的友情,也一樣,三扒兩撥已經兩脇插刀。想一想,也明白,第一季得廿六集,難道還講到孫悟空跟無限齊齊接受龜仙人特訓,吃盡苦頭,慢慢建立出生死與共的感情?還是似《男兒當入樽》,櫻木花道跟流川楓由第一期互相敵視,直到最後一期,伏線鋪了好幾年,才引爆出結局流川楓交波畀櫻木花道射入致勝球再擊掌慶祝的經典一格?今日的生活節奏,跟廿幾年前的生活節奏,實在是完完全全兩回事。

所以,我沒有資格批評《鬼滅之刃》。它不是拍給老人家看的。正如,《新世紀福音戰士》在亞視播出時,方太一路看一路話唔知有乜好睇,我也只會建議她不如翻看《飄零燕》。我已經到了方太當年的年紀,沒有興趣看《無限列車篇》,咪看《無限發射篇》囉,我又不是天水圍那個打細路的廢老。

問題是,點可能不看《無限列車篇》?當你已經看過廿六集《鬼滅之刃》。忽然,很明白《無限列車篇》在日本為何能夠打破《千與千尋》的票房紀錄,達到連新海誠也無法實現的成就。據說,《鬼滅之刃》其中一個重要的受歡迎原因,跟《你的名字。》一樣,在於畫功精美。或者吧。我始終覺得人類對故事的追看性,遠遠超越對視覺效果的需求。《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爛尾,最被人詬病是劇情草草了事,很少人品題電腦特技水平的大幅度滑落。宮崎駿被超越,不在畫功,是在於沒有前作鋪陳,沒有感情分。

這也是世代之別。以前的電影劇場版,多數跟電視動畫版分得清清楚楚,比較似外傳。像《龍珠》,你看齊所有劇場版,可以做專家;一集不看,也不礙事,看電視播放的,也不會一頭霧水。原來叫愚蠢。看《鬼滅之刃》,免費看了廿六集,如果不付款看《無限列車篇》,你根本無法接回即將播放的第二季動畫版。你是家長,如果你的子女用這個作為理由叫你購票,你真好意思一口拒絕?根本是打劫!然後,你可以想像到,播完第二季,又會有一齣劇場版;到終極打鬼王,更分分鐘切割成兩齣電影上畫,像《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即使宮崎駿復出之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能夠反先《無限列車篇》,多數也會被《鬼滅之刃》最後一齣劇場版再超越,不甘心的話,宮崎駿想不做到九十歲也不行。

世道多鬥爭 大人寧看《天竺鼠車車》

我們活在一個越來越急促越來越功利越來越多鬥爭的年代。難怪小朋友才看《鬼滅之刃》,大人會看《天竺鼠車車》,用來喘一喘氣。不,大人應該看《男兒當入樽》,難得井上雄彥願意在漫畫面世三十周年時,宣佈開拍電影版,滿足一眾中佬的未圓心願。當年動畫版爛尾收場,現在應該期望井上雄彥撥亂反正,拍返湘北對山王出來?還是像很多人的想像一樣,拍漫畫版之後的故事,講述全國大賽完結後,眾人的後續?讓森重寬、諸星大、土屋淳等過客有機會顯現實力?我最貪心,最好由櫻木花道認識赤木晴子開始重新拍起,讓《男兒當入樽》變成《星球大戰》(Star Wars)一樣。能夠擊敗《鬼滅之刃》的,不是宮崎駿,是井上雄彥和一班想起安西教練也流淚的大叔!

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快樂球迷,非西人一個。facebook : 方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