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衢雲、何東長眠之地

楊衢雲、何東長眠之地

【本報訊】隱沒在繁華鬧市的香港墳場,原來是前香港首富何東爵士、已故企業大亨遮打爵士長眠之地,見證香港早期文化滙集;埋藏地底深處、戰前建成的防空洞,相傳是前港督府通往添馬艦的通道,有專家認為這些歷史不但需作全面記錄,更倡設新機制為電車等特別項目作評級。

有176年歷史的香港墳場現由食環署管理,長眠於靜土下的先人不少顯赫有名。何東爵士與元配麥秀英、已故企業大亨保羅‧遮打(Sir Catchick Paul Chater)、中國近代革命家楊衢雲及商人何啟等均安葬於此。

港督防空洞秘道遭封死

除墳場,香港古建保育協會會長馬雲龍認為,估計香港至少有數十個於1941年戰前建成的防空洞。馬稱自己80年代曾參與中環一處防空洞的鞏固工程,其於雪廠街及都爹利街均設出入口,現已被紅磚封死。他指昔日流傳港督府可經該防空洞隧道通往添馬艦,經證實真有其事,但通道現已封死。

陳柏慧亦倡為歷史可追溯至1904年的香港電車作評級。該會副會長張家榮認為要「成個系統去睇,包括電車、車站同路軌,認可咗再決定邊啲要保育、邊啲可改」。

發展局稱,電車及纜車等屬交通工具及可移動物件,不屬建築物,故不能以現有機制評級;其相關建築物,古蹟辦會按照制度作研究及評審,如舊大埔墟火車站及前九廣鐵路鐘樓均屬法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