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採購的三款疫苗,僅復星BioNTech疫苗獲准緊急使用,預計下月到港,英國阿斯利康疫苗須待下半年才有供應,中國科興更連第三期數據都未有提供。面對疫苗供應滯後,特首林鄭月娥昨表示已要求中央分配內地疫苗供港。現時國產疫苗包括科興及國藥,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孔繁毅指出,國藥疫苗同樣欠缺第三期臨床測試數據,相關數據屬「最重要底線」,否則委員會難以審視。
林鄭月娥未有諮詢專家意見便向中央求助,要求分配中國醫藥集團(Sinopharm)的武肺疫苗,她昨接受傳媒查詢時才交代,早於去年訪京時曾向中央提出,有需要時希望獲分配內地疫苗供港使用,至「起碼十日、八日前」,正式要求中央協助。
港人對科興缺乏信心,但國藥疫苗同樣未有公佈第三期臨床數據,成效存疑。林鄭稱疫苗受到核准疫苗的法律框架限制,「但𠵱家言之尚早,我哋再睇吓跟住個發展係點」。她又聲言爭取疫苗在港安全有序接種是她的責任,感謝中央一直展示對香港抗疫的協助,形容是「義不容辭」。
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孔繁毅認為,國藥疫苗仍未公開第三期臨床數據報告,相信國藥與科興同樣正整理相關研究,很快會在醫學期刊發表。他續指,第三期臨床報告「永遠係最重要底線」,未有該批相關資料,委員會難以審視該疫苗。
委員會召集人劉澤星昨接受港台專訪時亦強調,第三期臨床數據有助準確剖析疫苗效用,而研究結果能在醫學期刊發表,亦是獲專家認可的證明。符合上述條件的疫苗有助提升公眾信心,重申清楚的數據是不能妥協的要求,以便評估採用與否。
另有消息人士指,雖然委員會成員早已接獲國藥疫苗的數據,但關鍵是委員會是否因林鄭一人而被架空,「林鄭話有法律框架規管批核疫苗,但佢話言之尚早,而事實係委員會未討論,特首就表態要呢隻疫苗,你叫專家點傾」,更相信最終政府無論如何都會採用國藥疫苗。
中國醫藥集團去年12月公佈其滅活疫苗的有效率為79.34%,強調疫苗安全性良好,試驗者接種兩針後均產生抗體,中和抗體陽轉率為99.52%。惟國藥迄今僅公佈了第一、二期的測試數據,對象僅約600人,包括年逾60歲的長者及18至59歲的成人。雖然結果顯示疫苗有足夠安全性,然而其測試樣本量較小,亦未有就有效率作詳細研究,加上國藥仍未公佈關鍵的第三期臨床數據,有效率未獲廣泛認可。
上海疫苗專家陶黎納月初更曾在微博發文,透露國藥疫苗的說明書上列出73種臨床試驗不良反應,常見的包括發燒、頭痛等,更可能出現視力減退、喪失味覺等嚴重副作用,形容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疫苗」,惟貼文其後被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