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轉錯數」時有發生,雖然用戶本身有責任,但銀行核對資料不力亦失職。有苦主向本報投訴,她曾誤將3萬元從虛擬銀行MOX轉錯至另一位不知名用戶的眾安銀行(ZA Bank)戶口,質疑眾安在收款人名稱及賬戶號碼不匹配情況下,仍然可以執行收款指示是把關不力。不過,這問題並非個別銀行事件,本報實測下,發現原來滙豐、恒生、螞蟻、富融等均無核對資料就「照單全收」容許轉賬,業界指銀行有責任改善轉賬時的賬戶核實措施。
李小姐(化名)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上月24日由於輸入錯戶口賬號,故誤將3萬港元轉賬至眾安銀行一個陌生人的戶口,她承認自己有一定責任,惟同時認為收款銀行無盡把關責任,「我假設咗(銀行)核實收款人名稱同收款賬戶號碼確實無誤,銀行先會完成交易」。
對於銀行無核對收款人名稱及賬戶資料便執行轉賬,她直指「荒謬」、「唔合理」,又指轉賬只單純依賴賬戶號碼並不安全,認為系統需要進一步加強,「香港周圍都話創新科技、金融科技,核對賬戶名稱同號碼呢啲功能連ATM都可以做到」,難以理解部份香港銀行系統有缺陷,稱「唔單止係銀行個別責任,金管局都要追上時代步伐」。
眾安銀行發言人回覆時表示,已根據指引立即為有關客戶提供協助,包括與收款人聯絡並請其退回款項;又強調銀行處理轉賬時嚴格遵從行業的指引,若收到因錯誤轉賬而引伸的退款申請,會盡力為滙款人提供協助。
李小姐其後補充,上周五(即事發近一個月後)已成功收回3萬元款項,無任何損失。
為驗證今次是否屬個別銀行事件,本報記者先後在三間發鈔行、恒生及八間虛擬銀行賬戶,輸入A同事名稱及B同事賬戶號碼,並轉賬「1蚊」測試,發現中銀、渣打、匯立、天星、平安壹賬通、MOX及livi均可「攔截」拒絕接受「戶口資料不脗合」的轉賬;而滙豐、恒生、眾安銀行、螞蟻銀行、富融銀行則順利收到「1蚊」。
有不願具名的零售銀行主管表示,付款銀行只能提示客戶付款前核對資料無誤才過數,認為無核對賬戶資料的責任落在收款銀行上,「如果收款銀行唔核對客戶資料嘅話,要求客戶填寫收款人名稱嘅意思何在?」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亦同意銀行有責任改善轉賬時的核實賬戶措施,以減低存戶「轉錯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