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超過一年,全球近1億人確診,超過200萬人因疫情離世。香港亦有超過10,000名市民確診,接近170個死亡個案。各行各業大受打擊,甚麼社交距離、限聚令等,除了令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疏遠,也令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減少,甚至故步自封、斷絕來往。
疫情下人人避免外出,以往在家上班,通常以兼職為主,較少發生在全職工作上,但因為疫情關係,有些朋友已經在家工作超過一年,看似是「絕世筍工」,實情可能「悶到發瘋」,當然在保障員工健康及公司仍然能運作的前提下,在家工作似乎仍然是必須的。至於學生們,自去年開始大部份時間都在「網上學習」,減少了社交接觸,對其身心發展有着非常長遠影響,況且在家中「網上學習」,除非家長全天候照顧和監督,否則究竟他們在網上學習,還是在網上遊戲,可能也分不清楚。
去年大部份時間都在疫情中度過,對很多人來說是「失的比得的多」,雖說網上購物及電子支付都有突飛猛進的發展,卻不能彌補許多人因為疫情而失去了工作、金錢、自由和生命。
然而,2021年開局也不見得樂觀,香港爆發第四波疫情,仍未有平息的迹象,新冠肺炎疫苗全球開始接種,但仍出現死亡個案,加上疫苗供應短缺,可能令到全球疫苗的接種計劃有所變動,影響到撲滅全球疫情的時間表。2021年大家是否仍需活在恐懼中?
方保僑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