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打擊全球經濟,貧富不平等問題卻變本加厲。國際扶貧組織樂施會(Oxfam)昨天發表報告,指武肺疫情中世界最富有一群的財富,短期內已收復失地,甚至變得更富有;最貧窮的一群卻可能超過十年仍未回復舊觀,全球不平等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
樂施會昨天趁世界經濟論壇展開「達沃斯議程」網上對話會,發表名為《不平等病毒》報告,指去年武肺全球大流行,是有紀錄以來首次出現幾乎所有國家不平等現象同時上升的情況,各國只有「收窄中的窗戶」去建立較公平的復蘇。
「我們將見證有紀錄以來,不平等問題最大幅度的惡化。」樂施會國際執行總監布赫(Gabriela Bucher)發聲明表示:「被操弄的經濟將財富導向富裕精英,讓他們奢華度過這場疫情,店員、醫療人員、市場攤販等疫情最前線人員,卻連繳清賬單三餐溫飽都有困難。」
報告引用《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的數據,指全球經濟爆疫後收縮,但頭1,000名億萬富豪的總財富卻在短短九個月,就乘股市反彈收復失地;貝索斯、馬斯克、蓋茨、朱克伯格等10大富豪,同期總財富更增加5,400億美元(約4.2萬億港元),增幅不只足以讓全球所有人避免因疫情而致貧,還能支付每個人的疫苗費用。
但另一方面,報告引用世界銀行數據,指全球有近半數的34億人,每日生活費仍不足5.5美元(約42.9港元),如各國不致力扭轉不平等狀況,到2030年會多5億人處於這條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貧窮線下。報告又指疫情對窮人和弱勢族群造成雙重打擊,少數族裔不止染疫死亡的機率較高,最受疫情打擊的行業,從業者也多數是女性和邊緣勞工。
布赫表示:「極端不平等並非無法避免,而是一種政策抉擇。」樂施會主張向富人巨企徵稅,並加強保障勞工。報告計算如向全球32家在疫情中賺多了最多錢的企業,就其多出的盈利短期徵稅,以去年的水平計算可徵1,040億美元(約8,112億港元),足以向所有中低收入國家的工人提供失業救濟,及向所有兒童和長者提供財政支援。
樂施會力陳較公平的經濟體系,有助經濟快速復蘇。布赫指抗疫救市不能停留在一時的治標措施,後武肺世界應以除貧和保護地球為重心,各國投資在公共服務和低碳行業創造職位,並確保所有人有合理的教育、醫療和社會服務,最有錢的個人和企業應該負擔起公平的稅收份額。
美國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經濟學教育高希指,落實這些轉變需要國際合作,美國拜登新政府對於打擊逃稅避稅天堂、救助發展中國家等方面,會較願意參與國際聯合行動,障礙雖然會很大,但也有很多事可很快做到。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