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情講趣●10年增一倍 「真係幾核突」欄杆圍城如坐監看海

港情講趣●10年增一倍 「真係幾核突」
欄杆圍城如坐監看海

香港近十多年被冠以「欄杆之城」這個名字,絕非浪得虛名。根據政府數字,全港欄杆的總長度,在2010年只得約730公里,但2018年已增至1,500公里,不足10年增加超過一倍。前年反送中運動後,不少人開始反思欄杆在城市中的作用,除了人車分隔,其實還可以怎樣好好運用呢?

欄杆,在香港無處不在,香港的欄杆不時被批評太多太廢太醜,早前有荃灣街坊在facebook投訴,荃灣海濱長廊近海濱花園一段,新建的單車徑旁興建了直條式欄杆,連同海邊石躉竟有1.64米高,坐在前方的長椅欣賞眼前藍巴勒海峽,猶如在監獄入面看海,直斥美景被這排監獄式欄杆搞到不倫不類。翻查資料,原來有議員及市民曾去信有關部門,但部門就說有關設計是按照路政署《道路及鐵路結構設計手冊》的單車徑安全護欄標準興建。

記者特意邀請專門研究城市建設及公共空間的組織「拓展公共空間」總監單懷亮(William),以及公共關係總監黃佳能(Canon)一同到場視察,二人直言「真係幾核突」,William估計是考慮到單車徑的安全,才會興建該式樣的欄杆,不過忽略了海濱長廊使用者的需要。Canon補充,海濱在香港是珍貴資源,是讓市民休憩的地方,以荃灣海濱為例,既有公園、又有長廊、碼頭及單車徑,整體設計上如何做到妥善配合很重要,當初做地區諮詢時,時任區議員對地區設計掌握有多深十分關鍵。

舒展好位置 小販識揀靚位

荃灣海濱長廊大約長2.3公里,行到有線電視大樓一帶,原來又有另一款有波浪設計的欄杆,雖然設計稍為老土,但總算能令遊人覺得這和海濱相關。Canon和William均認為,欄杆除了要考慮實用性,美觀也很重要,「如果我在這海濱跑步,一直跑會發現幾種不同欄杆,起步見到的幾靚,中段還可以,但跑到後段變成一排排直欄擋住風景,這都是設計時要正視的問題,唔靚,人又點會覺得舒服?」

以為一個海濱有三款欄杆已夠多?原來還有第四種,海安路麗城花園對出的一段,欄杆設計較闊身,遊人可在上放杯飲品chill住看景,加上以木料製,不像金屬質料般會「辣手」。不過,當我們再翻查資料,原來海濱事務委員會在2018年曾有文件說,這一段路不會起欄杆,會有個垂釣區,讓遊人坐下來釣魚,但結果又是起了一排欄杆。一個海濱的欄杆已有那麼多問題和矛盾,難怪香港的基建備受批評。

街道上的欄杆除了可將人車分隔,其實也體現到民間智慧。人總是能發揮創意,有市民喜歡倚在欄杆休息、舒展筋骨,或是將雜物掛上,如果沒有欄杆,議員們的橫額也許會在街道消失。William亦發現到一個有趣現象,在旺角街頭不時會見到小販特意選轉角位擺檔做生意,大概是覺得這些欄杆營造了一個小空間感覺安全,可見城市人生活會用盡不同方法與欄杆共處。

自發上色 社區打卡位

很多人認為有欄杆等於安全,但英國政府幾年前曾在倫敦做過實驗,發現拆走馬路邊的欄杆後,交通意外數字跌了56%。沒有欄杆反而更安全?因為行人和司機警覺性都會提高。回看香港,因欄杆造成的意外時有發生,平日有駕車出入的William直言,作為駕駛者,不會因為馬路多了個欄杆而提高警覺,反而會因為有欄杆,大安旨意覺得沒有行人會進入行車路,警覺性會降低,「欄杆到底是將人車分隔還是融合,是很好的思考方向。」

但香港欄杆並非全部差勁,William找到值得稱讚的例子。例如星光大道的欄杆,除了美觀,周遭的設施也很配合,例如有高腳椅供遊人坐下欣賞維港景色,前面無遮無擋,「令人感覺到和海水很接近,展現到親水近水的文化,香港比較好的欄杆大部份都是私人項目建設,可惜街上大部份都是政府設計的標準欄杆。」

近年不少社區都有活化欄杆,例如不同區會髹不同顏色,西營盤常豐里就是個好例子。雖然這是一條私家街道,但有組織諮詢街坊意見後,將街道上原有的欄杆髹上彩色,又掛上不同植物,由街坊一起打理,如今更成了不少路人的打卡位,無形中將社區和遊人連結起來。

「拓展公共空間」過往亦曾在各區做過一些社會實驗,嘗試改變欄杆用途,例如在尖沙嘴及沙田的欄杆加裝坐墊或遊戲裝置,令它更美觀有趣,同時讓人反思欄杆在人車分隔以外的其他功能。William說:「懂得運用欄杆可令城市更美好,如果多些地方可參考常豐里,嘗試讓當區街坊一同設計,了解他們怎樣在生活上運用欄杆,用智慧去改變空間,除了可點綴社區,更可增加社區的凝聚力。」

在單車徑旁的長椅坐下觀賞景色,有市民指猶如在監獄內看海。

荃灣海濱長廊近海濱花園一段,最近興建「監獄式」欄杆,嚴重破壞前方的藍巴勒海峽美景。

海之戀商場旁的欄杆相對正常,但新建的單車徑欄杆阻擋了另一旁的遊樂設施。

「拓展公共空間」的William(左),以及Canon專門研究城市建設及公共空間。

麗城花園一帶再有另一款較人性化設計的木面欄杆。

各區特色欄杆

【荃灣有線電視大樓旁】欄杆上有波浪圖案,與鄰近的大海相映成趣。

【西營盤常豐里】小區欄杆髹上了彩色,掛了不同植物,由街坊打理,成為打卡熱點。

【大坑浣紗街】浪花欄杆連同在區內興建的14個石墩花槽,美化工程索價240萬。

【香港仔成都道】220米長的波浪欄杆,美化工程埋單150萬。

【尖沙嘴星光大道】除設計美觀,前方還設有高腳椅供遊人坐下,無遮擋欣賞維港景色。

記者:黃子配

攝影:許先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