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管局去年購入由創新科技署資助146萬研發的NASK納米纖維智能殺菌口罩,醫管局承認曾臨時同意供應商不在口罩表面印標準規格,以加快生產量。認證機構英國標準協會(BSI)回應指事件違反歐盟認證要求,會展開調查。
醫管局回應指,由於在極短時間內需要大量口罩,去年三月引入NASK口罩時,同意供應商不在口罩表面印標準規格,以助提升產量,強調只屬臨時安排。
NASK生產商盈宗製藥則指,安排有助提升四成生產效率,除首張定單外,其餘定單已回復正常。
醫管局網站顯示,盈宗製藥分別於去年3月及9月投得合約向醫管局提供納米口罩,合約分別價值6,760萬及9,600萬元,招標非公開,指在極緊急情況下有限度招標。
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稱,NASK質素參差,曾出現佩戴時斷繩的情況,而且NASK屬掛耳式設計,更只有單一尺寸,前線醫護前入隔離病房工作時,口罩容易在談話過程中鬆脫。余續指,即使跟從局方建議再做「fit test」,對方亦僅建議增加扣環令口罩能夠緊貼面部。她促請當局正視口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