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封區抗疫騷失敗(劉細良)

林鄭封區抗疫騷失敗(劉細良)

政府上周末在佐敦封區,周一凌晨解封。政府表示,在限制區內完成約7,000名居民的檢測,13個樣本對武漢肺炎冠狀病毒呈陽性反應。不過,當局在逐家逐戶跟進後,發現約有110人在星期六晚限期前仍未檢測,並立即安排檢測;當局亦會追蹤約473戶在家訪期間無人應門的單位住戶。成場大龍鳳由始至終根本唔需要勞師動眾去封區,林鄭目的是要顯示政府有權力對付市民,只要被認為「不合作」,例如早前全港檢測反應欠佳,令北京不滿,於是就向市民展示「肌肉」。一個正常人都知道封區係極之擾民,區內區外做小生意大受影響,而人心惶惶,正是林鄭追求的政治效果。「不排除再封」就係擺明威嚇,如果大家唔乖乖地自願檢測就唔好怪政府唔客氣。

背後涉政治角力考慮

林鄭用封區來恐嚇市民,正因為政府失去市民信任,於是只能夠用極端手段。至於另一個原因,是背後的政治角力考慮。梁營目前正發動兩條戰線,挑戰其他特首候選人,一是力數林鄭抗疫無方,成為習主席親自部署親自指揮下「世紀抗疫戰」的陀衰家,二是發起「特首協商產生」辯論,引蛇出動,攻林鄭兼批曾鈺成。內地專家早前亦發炮轟特區抗疫欠「戰時」意識。於是林鄭變做一場封區大龍鳯去滿足各方的政治要求。

事實上,過去一年疫情不斷反覆,林鄭反應一直慢幾拍,被動且落後形勢。首先是去年3月春假歐美留學生返港潮引爆第二波疫情,事前毫無預警;6月底因沒有徵詢專家意見,自己一人決定海員豁免檢疫,結果造成漏洞,爆發第三波疫情;然後11月「跳老舞群組」大爆發,因不少乃權貴圈子,社交追蹤形同虛設。香港一年累計確診逾萬宗,死亡個案170宗,其中尤以第三、第四波死亡者眾,起初還可以歸咎無經驗,但大半年過去仍未能解決本地源頭不明個案,至今仍高達三至四成,這就是怠惰失職,甚或抗疫出現系統性漏洞,尤其是在豁免入境政策上。澳門感染確診個案只有47宗,無人死;台灣,一年下來只有881人感染病毒,7人死亡;內地88,804人染疫、4,635人死亡,如果按人口比例計算,香港感染率甚至高於內地!

抗疫期間,政權還持續進行政治大清算,在學校、傳媒機構發動清算,在議會內外肅清反對派,大舉拘捕。當香港再無異議聲音,政權可以為所欲為,也沒有人可以阻住地球轉,因政府已有齊所有專制管治的工具,為何疫情卻周期性大爆發?為何源頭不明個案持續?甚麼黑暴黃絲毒果泛民全部都已經被鎮壓,議會監督也蕩然無存,總不能怪自己運氣差吧?

我絕不懷疑政府會再祭出封區狠招扮戰時領導,但我更好奇,甚麼時候北京才會對林鄭抗疫失敗問責,原本以為香港只在國安層面成為國家「短板」,殊不知林鄭領導下,香港亦成為大國抗疫戰的「短板」。

劉細良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