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黨跟激進右翼淵源甚深,先不說太遠的以前,近代兩位打垮蘇聯的總統:列根和布殊,上台前便曾跟極右眉來眼去,可是他們當權後都不約而同向中間靠攏,只有特朗普上台後,被劃為極右的另類右翼方進入主流。
2016年大選後,爆冷勝出的特朗普論功行賞,過去不入流的另類右翼人物班農和米勒紛紛躍上大台,分別獲任命為白宮首席智囊和高級顧問,前者更儼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師,指點美國向右轉。
過去,美國泛極右只屬邊緣勢力,而且山頭林立,有鼓吹白人至上主義的派系,有仇視移民的新納粹組織,也有強烈反共的團體。不過在特朗普任內,這些激進右翼和另類右翼在愛國者運動(Patriot Movement)旗幟下出現大整合,隱然抗衡同期崛起的左翼黑人平權運動。
特朗普雖然未能連任,但在另類右翼主流化上卻是相當成功,那管他提出的美國優先政綱備受左翼陣營口誅筆伐,在大選中還是得票高達7,400萬,可算雖敗猶榮。這47%選民不會全是激進分子,但他們卻認同特朗普將國家大幅右轉的方針。
值得一提的是,傳統的極右跟特朗普奉行的另類右翼,存在一些明顯分別,前者提倡對外擴張、權威政府、弱肉強食的放任市場;後者卻糅合了某些左翼觀點,主張反建制、反擴張、向打工仔派錢。
不過,任何思潮走到極端都總會有荒謬的論述出現,特朗普任內陰謀論盛行,其中以「匿名者Q」(QAnon)的暗黑國度之說,最受另類右翼人士吹捧,QAnon天馬行空認為,美國是受到一群崇拜魔鬼撒旦且食童肉的民主黨人暗中操控。
另類右翼打入主流後,去年便有至少15名QAnon陰謀論家代表共和黨出戰國會選舉,但幾乎全軍覆沒。
美國《華盛頓郵報》/ 《連線》雜誌 / 福布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