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蘋果》去年8月踢爆有本地供應商以中國大陸生產的非醫療用口罩冒充日本口罩,提供予政府物流服務署,涉事問題口罩總數達3,200萬個,涉款近一億元。事隔多月,政府物流服務署署長終採取行動,上周五入稟高等法院向涉事供應商及負責人追討責任,要求全數退款、賠償並支付利息。
原告政府物流服務署署長由律政司代表,被告為柏迪環球有限公司及其老闆劉君明。入稟狀指,基於柏迪環球的欺詐性或無心之失下的失實陳述,原告已透過去年8月31日發出的信件,取消四份與被告簽訂的合約。原告為此按合約向柏迪環球追討已付費用逾9,770萬元,同時向劉君明追討就合約上作欺詐性失實陳述的賠償。
去年初疫症大爆發,「一罩難求」,物流署3月批出口罩採購合約,向柏迪環球購買日本口罩。不過有柏迪環球前員工踢爆,公司將大陸生產的非醫療用口罩「偷龍轉鳳」,放入日本製造的紙盒,再供應予物流署。
事後《蘋果》找到柏迪環球老闆劉君明,他聲稱柏迪「有做好多唔同嘅口罩生意,台灣、日本、韓國都有,全部都跟返規格去賣,至於點樣賣、賣去邊度就唔方便透露」。物流署稱共收取柏迪環球3,200萬個口罩,全數尚在庫存,未分發予任何部門。海關其後接手調查,以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拘捕兩人。
案件編號:HCA1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