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台灣,一邊要兼顧餐廳生意,另一邊也要兼顧三個孩子,平日其他人在周末、連假最容易得到的親子時間,對於我們來說,卻是工作上最忙碌的日子,很多時候都無法陪伴孩子。最常見的就是稍為安頓好餐廳的工作,才有空臨時出遊。
這次六星期寒假,經歷了上星期跨年時瘋狂忙碌的日子後,決定好好陪伴孩子臨時出遊玩幾天。依舊是出發前一天才安排行程和訂酒店,我們家的孩子都彷彿習慣了這種即興旅行,在我們高興地宣佈一家人要出遊,每個月已經習慣了户外教學的孩子們,就熟練地打包行李,多年來無論帶着小嬰兒和孩子出遊, 我們都習慣了輕裝上陣,基本上打包1小時內就可以馬上出發。
開餐廳做生意的,就是要習慣這樣「心掛掛」的去旅行, 不時要看着手機的訊息動向,祈求在幾天的旅程中四間餐廳不要出甚麼狀况。
也感激老公願意在最近各種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下,陪伴我們一起出遊,從桃園自駕,一口氣走了3個多小時去到高雄。一年多不能出國了,慶幸我們在台灣還可以算是輕鬆自在地自駕遊。因為我們家的孩子讀的學校,比國小提早兩星期放假,所以我們出遊的時候人潮還未到,三天兩夜的避寒高雄之旅, 來得輕鬆自在。
「如果我們在學費上沒有這麼大的壓力,可能就可以常常一家人出門玩,這些可以一家五口出遊,三個男孩又樂於陪伴的日子實在不多。」 回程後老公跟我說。
就因為這個話題,我們又一次討論到通宵達旦。每個孩子每月兩萬多台幣的學費不是說笑,在台灣做生意的壓力更常常讓我們喘不過氣來。但起碼在這裏,無論生活和工作上還是有選擇,沒有非讀不可的學校,也沒有非開不可的餐廳,看得開,其實一切都可以很瀟灑。
孩子愛死了他們的學校,一生人成長中總需要面對挫折和失望,但可以的話,我還是希望我們心愛的孩子可以安穩地上學。從香港到台灣,大人和小孩也經歷從零開始,心底裏都不忍心孩子要再重新適應新環境和新朋友,爸媽生活上的各種壓力,其實乖巧的孩子知道,但我不願要讓他們承受。可以的話有爸媽來撐可以嗎?
說到底,沒有甚麼是非要不可,學校沒有了、朋友沒有了、錢沒有了,說到底也可以輕鬆講句「冇問題㗎」只是需要經歷痛苦和流淚,一切都是選擇和取捨。
這些沒有答案和對錯的東西,說了出來,心裏輕鬆多了。一家人離鄉別井在外地從零開始,總想未雨綢繆,為未來做多一點儲備,這份壓力實在是無可厚非。
有一天我們在路上看到一隻可愛的小狗。爸爸就跟車上的孩子說:「如果你們都不讀這間學校,我們就可以養小狗了。」
車上的二哥氣定神閒的回爸爸:「好呀,我不要小狗,你給我買一隻馬,我天天騎馬上學,我們就轉讀國小。」
害媽媽我笑得連方向盤也快要拿不穩了。「一物治一物」,完全體現在這父子身上,全靠孩子常常神回應,嘻嘻哈哈又過一天,活在當下,放下執着,又是感恩的一天。
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土生土長香港人,三個小男生的媽媽, 2017年舉家移民台灣, 重新出發,在台灣經營着四家餐廳。 著有《King Kong全職爸媽大作戰》和《移民台灣大作戰》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