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
【本報訊】香港電台以未完成調查為由,向助理節目主任利君雅開出120天臨時合約,事件背後疑有佈局。有港台中人透露,商經局檢討小組擬要求港台定期將觀眾投訴記錄在員工個人檔案,並在員工工作評核時納入考慮,影響人事升遷聘任。消息人士估計,由於現時找不到合理解僱利君雅的藉口,故港台擬拖延調查至小組報告出爐,再用新招炒人。
港台助理節目主任利君雅上周六被終止延長試用期,再開出120天臨時合約。本報獲悉,港台管理層當日會見一批員工時,提到商經局檢討港台管治及管理專責小組建議修改港台投訴機制,要求港台定期將觀眾投訴「揳入file」,記錄在員工的個人檔案(P-file),並納入工作考核考慮,等同「畫花file」。
消息人士透露,現時港台收到觀眾意見後,會分正面和負面,負面投訴會視為節目相關投訴,針對節目內容調查,不會針對個別員工,因不少觀眾投訴均匿名、缺乏理據或一式一樣等;過去只有涉紀律聆訊等嚴重事件,才會被記入個人檔案。
商經局去年中成立專責小組,檢討港台管治及管理。消息人士估計,港台管理層在利君雅的重啟調查中無法找到合理「炒人」藉口,故延長其合約,待小組公佈新改動後,利的檔案勢被「畫花」,「係用清朝劍斬明朝官」。早前有指利君雅接到逾3,000宗投訴。
據悉,廣播處長梁家榮昨與港台工會會面,對利的新合約及滿約酬金表示不知情。另據悉,重啟調查結果未必可落入梁家榮手中,意味梁對事件未必有最終決定權。
消息人士又指,一般針對公務員投訴必須實名和非惡意,內容具理據才會跟進,改動後「阿豬阿狗send email」均可「畫花」員工檔案,勢阻升遷,甚至被解僱;非公務員合約員工亦可能因觀眾投訴而不獲續約,例如因車牌查冊捲入官非的《鏗鏘集》編導蔡玉玲,若被觀眾投訴,料更難獲續約。
立法會前議員毛孟靜表示,新聞工作是為公益,會「得罪人」,新的做法等同在記者頭上懸劍,「每日返工都要自我審查,諗唔好得罪邊個」。她分析指,政府上次與建制團體裏應外合的投訴戰術,除掉《頭條新聞》和《左右紅藍綠》節目後,食髓知味,用同一招數對付港台員工,「對付完節目招牌,𠵱家就用人做單位」。
商經局未有回應會否改動港台投訴機制,僅稱檢討小組去年7月開展工作,料需要約六個月完成報告,又表示不評論個別個案。港台則表示,廣播處長昨與工會代表及利君雅會面,承諾盡快交代近日相關事件發展的程序與依據,期望一兩天內再與同事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