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圖利的一個簡單原則,就是「低買高賣」,但重點是要處於低風險的情況進場,於1月17日傍晚宣佈私有化安排的香港建設(190)是其中之一,公告寫到將派發2020年度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13仙來代替末期股息,以及擬用每股8元進行私有化。
香港建設昨收7.6元,上述股息加上私有化價格將可收到8.13元,潛在升幅為7%,少於一成,看來並不吸引,不過筆者認為,現屬低風險的情況進場。
相信今次私有化成事機會大,參考自2016年10月至今,歷時超過51個月,股價高位在7.94元,僅見於2018年6月11日,距今已逾兩年半,並較私有化價格8元為低。若考慮到股份曾於2016年10月進行合股,股價經調整後,會發現自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股價亦僅介乎3.025至7.375元,即由2015年7月計起,距今超過66個月股價在8元以下。
此外,2019年集團溢利倒退逾六成二,錄得自2016年以來最低的2.79億港元;又見2020上半年溢利再倒退逾七成七至只有2,600萬元。
上述股價高位見於2018年,當時上半年溢利約3.54億元,為2020上半年的13.62倍,倘若當時股價高位7.94元為合理水平,那麼現時股價合理值便是0.58元,即私有化價格8元產生溢價達12.72倍,對於懂得計數的股東,現於收到每股0.13元股息後,還到收取8元的私有化價格,試問他們不會心動贊成私有化嗎?
私有化公告顯示,每股資產淨值扣除派息後為24.54元,較8元溢價2.07倍,與去年成功私有化的另一地產股聯合地產(前上市編號056)每股淨值較私有化價格溢價1.96倍接近,證明今次香港建設的8元定價合理。
聶振邦
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