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敦疫區圍封兩日的大龍鳳昨晨結束,林鄭政府動員3,000人、擾民兩日、檢測約7,000人,確診個案13宗,確診率同願檢盡檢、強制檢測相若。林鄭月娥不承認勞民傷財,還自鳴得意地宣稱一年來抗疫盡心盡力,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眾高官和親共政客還在力推中國式的封區抗疫模式,但這個模式早已穿煲,檢測造假、假陰假陽事件頻爆,最大的成就是為GDP貢獻數千億元,如此自欺欺人,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
上月22日,張建宗率一眾官員到深圳與中國官員會面,接下「小區清零」聖旨。兩日後,政府發佈沙田乙明邨強制檢測公告就宣稱要達致「須檢必檢、小區清零」,林鄭月娥當日到場檢查,再演出向北京宣示效忠的執法騷。佐敦封區檢測前後,到場視察的除林鄭外,還有張建宗、陳肇始、李家超、徐英偉、黃錦星、聶德權等司局長,如此爭相做騷,果然贏得中國官媒盛讚香港第一次「封區抗疫」取得成果、「為以後更大行動積累經驗」。
源頭不明個案遍佈港九新界各區,令專家公開質疑佐敦封區檢測效益低,甚至是浪費資源。然而,佐敦封區檢測是林鄭政府表演給北京看的大龍鳳,只要展示小區清零的決心和行動,豈會在意佐敦封鎖區不是中國式的封閉小區,豈會在意區內居民、商舖、打工仔所受影響,豈會承認勞民傷財?
小區清零既是中國的抗疫目標,也是中國的抗疫模式,但近期河北、北京、遼寧等省市疫情死灰復燃,顯示這個模式在剝奪市民自由等權利之外,還有多重弊病。一是勞民傷財。北京昨日通報,東城區、西城區前兩日組織全員核酸檢測,分別檢測66.83萬人和113萬人,結果,東城區全部為陰性,西城區發現一例陽性。荒唐嗎?不,為了確保中南海安全,可以不惜任何代價。
二是官媒、網民陸續揭發檢測市場造假問題。其中,河北隆堯縣的全民檢測由濟南華曦醫學檢驗有限公司負責,該公司未完成所有樣本的檢測已報告全部結果為陰性,後來發現有陽性個案,30多萬人須再次檢測。
三是非檢測公司、檢測人員造假的假陰假陽個案眾多,讓檢測的可靠性成疑,也令封區抗疫的成效大打折扣。據官方通報,河北固安縣有緊密接者被隔離後每天進行核酸檢測,連續九次為陰性,直到第10日檢測才為陽性。遼寧大連市更有人連續檢測11次才呈陽性。網民揶揄,非要檢測10次、11次,「這是有多大仇多大恨啊?是非要檢測出來才罷休?」
中國的核酸檢測市場有多大有多黑?網上熱傳的〈核酸檢測背後的瘋狂生意經〉、〈無休止的核酸檢測,創造了多少GDP?〉等文章,揭露了檢測公司的各種斂財方式,並推算僅春運期間,以交通部預測17億人次出行的四分一計,每個返鄉民工前後須檢測三次、每次100元,可為GDP貢獻1,270億元。政府官員求政績,檢測公司求牟利,日後查出官商勾結絕不出奇。
其實,香港也面對同樣的問題。政府去年9月花了5.3億公帑推行社區普及檢測,結果只找到43宗感染個案,檢測公司由政府指定,多少公帑流入國企私企?如今,單棟大樓的強制檢測、小區封鎖檢測,每次又花費多少公帑、有多少流入國企私企?在立法會淪為橡皮圖章後,政府已毋須交代,甚至一旦檢測出現中國式疏漏、造假,也未必有途徑追究。林鄭政府自吹自擂,去年全民檢測做得好、成效好,今次封區檢測做得更好、成效更好,正所謂,人無恥,則無敵。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