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林鄭政府被指為政治硬任務而史無前例進行的佐敦封區行動,共動員超過3,000人及派出6,500個食物包等物資予受影響居民,結果7,000個檢測中,僅發現13宗確診,陽性比率只有0.17%。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今次行動成本效益很低,「呢啲做法喺香港未必發揮好大作用」。
政府昨表示,為期兩日的佐敦封區行動,動員16個政府部門逾3,000人,包括1,600名紀律部隊人員,並為受檢居民提供物資,包括6,500個食物包、1.3萬個杯麵及8,000罐罐頭等食物及消毒清潔用品,另安排50多名能操尼泊爾語、烏爾都語和印地語的人員協助少數族裔。惟政府未交代整個封區行動的開支。
今次封區強檢,陽性比率只0.17%,梁子超昨接受電台訪問時指,封區成本相對高,卻只發現13宗確診,與現時的檢測成效相若,「成本效益一定係低,呢啲做法喺香港未必發揮很大作用」,他認為除非有理由懷疑很多人不合作,才需封區,但按本港強檢經驗,逾九成居民均樂意檢測,質疑「係咪一定需要圍封佢呢?」他指本港疫情已擴散,不能只偏重一、兩個地區,認為若再封區可能浪費資源。
不過,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認為今次封區強檢成效算是不錯,若對比全民檢測陽性比率0.004%已算高,但對比有病徵者到診所檢測的0.4%至0.8%則偏低。他估計封鎖區內有一千至二千名居民未做檢測,按0.17%陽性比率估算,或有三至四名確診者未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