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謝志樂為首的跨國販毒集團,簡稱「公司」。主要收入來自販運冰毒,混入茶包運毒;相比西方毒販,執法人員說「公司」運作更有紀律,做事更精密,利潤亦更高,足令有仇的幫派都可以合作;聯合國毒品及罪行辦公室保守估計,「公司」2018年利潤或達1,770億美元(13,800億港元)。
毒販常聽聞黑吃黑,但謝志樂的「公司」反而拉攏各地黑幫合作,除了自己大圈幫,還有港澳14K、和勝和和新義安,台灣有竹聯幫、日本極道、澳洲黎巴嫩幫和電單車黨,以至泰越地方幫派,日常有謝志樂之下19名分區頭目處理,甚至有軍人參與;有被訪者說集團在「金三角」製冰工場,正由當地游擊隊保護。
另一個其他毒販做不來的賣點,是在於有購物網般的「銷售保證」,如果買家訂下的毒品在運送途中被執法人截走,保證毋須加錢,即時再出新貨,或是原銀奉還,這個政策有助集團接到更多生意。
因着遍佈十國的友好網絡,「公司」貨量穩定,去年武漢肺炎肆虐,生產量不減反加,疫市跑贏斷貨的墨西哥行家;去年各國忙於抗疫,「公司」乘機增產量,市場佔有率亦在近五年擴張,佔四成至七成。
不過,「公司」對待犯事者亦非常殘暴,緬甸警方2016 年在被捕台灣頭目手機中,找到不少「行家法」的影片和照片,其中一段片的被縛男子,因聲稱在海上交易間將300公斤冰毒丟下海,遭三人電擊再以火燙腳板。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