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約需求增 帶領互聯網「拆大台」以太幣發力 料跑贏比特幣

智能合約需求增 帶領互聯網「拆大台」
以太幣發力 料跑贏比特幣

【數碼金魚缸】踏入2021年美國科技巨頭示範了何謂網絡霸權,幾家主流社交媒體和網絡服務供應商巨頭,公然封殺了仍然在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的賬號發言權,言論自由可謂蕩然無存,結果觸發了社交媒體移民潮,全球網民紛紛棄用WhatsApp和facebook等主流社交平台。網絡移民潮這個事件成為導火線,或令網民醒覺要建構真正自由的互聯網,必需要去中心化,互聯網「拆大台」或成為今年的投資主題。

談及去中心化,不得不提及區塊鏈技術。比特幣(Bitcoin)是第一代區塊鏈,成功建立了沒有大台的貨幣系統。以太坊(Ethereum)是第二代區塊鏈,它基於比特幣的技術並加以改進,把程式代碼放到區塊鏈上運行,創立了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可執行商業邏輯甚至法律操作,任何政府部門或科技巨頭也不能阻止合約執行或改動其內容。以太幣(Ether,ETH)作為以太坊平台的預設虛擬貨幣,直接受惠以太坊使用量提升,十分適合今年的投資主題。

智能合約程式碼獲法律效力

最近香港某律師樓因員工涉嫌專業失當行為,被律師會下令停業及凍結資產,導致客戶已支付的定金及銀行貸款被凍結,客戶頓時要面對資金鏈斷裂風險。由於樓宇買賣涉及金額龐大,雙方缺乏互信的情況下,以往只能依賴律師行做中介人,用來存放資金和處理文件等,實際上透明度很低,往往只能講個信字,這正正反映了金融業過度中心化的風險。

投資組合宜加入以太幣

舉例,如果買賣樓宇可以在區塊鏈上執行,樓契用智能合約方式編寫,相關的資金以虛擬貨幣的方式存放在智能合約上,便可免除交收風險,效率也大大提升。金融服務業最依賴信用及法治,智能合約透明度高且不能任意刪改,程式碼就是法律,甚至比傳統合約更能體現法治精神。隨着越來越多國家對智能合約給予法律效力,社會對智能合約的需求將會持續增加。目前大部份去中心化金融平台(decentralized finance,DeFi),已經開始體現一站式金融平台的雛形,一些去中心化的金融產品,例如是定期存款、貨款、保險、交易所等服務,紛紛透過智能合約的方式實現。以太坊作為最廣泛使用的智能合約平台,使用量必然大增。

以太幣是以太坊的預設虛擬貨幣,任何人要在以太坊上執行智能合約,都要向以太坊網絡支付汽油費用(gas fee)。汽油費用是用以太幣計價的,因此以太幣除了可以像比特幣般當作去中心化貨幣使用之外,也可用於執行智能合約,只要以太坊的使用率持續上升,以太幣的需求也會增長,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目標。上期文章,筆者建議抽出一成資金投資虛擬貨幣,可以跑贏單純的股票組合。今期筆者做了一個簡單回歸測試,同樣地以一成資金投入虛擬貨幣,如果一部份虛擬貨幣用以太幣取代比特幣,結果將會跑贏單純買入比特幣的組合。回測結果的Jupyter Notebook放於Github(https://bit.ly/2MkIVTa),有興趣可自行瀏覽。

以太坊2.0帶動升浪

智能合約的潛力,在幾年前已經首次體驗得到。早在2017年,大量虛擬貨幣於以太坊平台進行首次發行(ICO),智能合約需求大增,導致以太幣急升至近1,600美元,其後ICO泡沫爆破,以太幣走勢才開始回落。其後,去中心化金融平台開始流行,提升了以太坊的使用率,也使得越來越多以太幣被鎖定於去中心化金融平台以提供相關服務,供應限制導致幣價重新上升,目前已很接近歷史新高。今年,以太坊的開發團隊將會對以太坊作出重大升級,以太坊2.0將會分成幾個階段推出,一系列的系統更新使交易速度和容量大幅提升,預計使智能合約進一步普及化,會帶動以太幣的需求量,推升價格,今年並有望跑贏比特幣。

量子雪球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