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好,只有更差 - 林夕

沒有最好,只有更差 - 林夕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武肺爆發一週年, Covid-19名字誕生未滿一歲,鄭月娥如是自評港府防疫成績。

真個藝低人膽大,官到有求品自低。此話可議甚至可恥之處,不是無知地自誇成性,就是有意或無意再在市民心上順手插一刀。難道她不知道在其治下,「沒有最壞,只有更壞」這句話,多少人心底口中是用來形容香港情況?還難什麼道,當然不知道。

無可估計地壞下去,壞到沒盡頭,才會放負說「沒有最壞,只有更壞。」反過來,無可救藥地自滿,感覺良好到沒盡頭,才有足夠「底氣」講得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港人有多無奈,此言就有多無恥。既然都承認封區措施執行有需要檢討,就稱不上一個好字,又何來更好最好。

最好她先了解一下什麼叫「所以下一次一定要認真研究」,那不如自爆,根本沒就早已預料到的情況做周詳準備,為不同發展作沙盤推演,提前部署。還要自言自語式自問:「係咪當市民一收到風,就不如稍為早啲公布行動,同埋細節。」

最好她連武漢封城事先走掉了多少人都不知道,最好她連配給準備先要做好都沒想過,最好她相信巡視時居民說安排可以接受是真話,最好她還以為圍繞在身邊的人會說真話。

從她把抗疫政治化那天開始,就沒有最好,只有更差。最初是封關問題,醫務人員比她更有遠見,得到的待遇是打壓、懲罰。之後,專業異見遭她一錘定音,都是在抹黑中央以及特區政府,弄得本來抱着科學精神,有一分說零點七分最安全的醫生,無端端成為「敢言」人士,無辜遭到官媒批鬥協奏曲,似乎防人之口多於防疫,打專業意見多於打病毒。抗疫失策失德之處,不止於此,可以寫成一本抗疫史詩集。

強調團隊已「非常努力」並無意義,只有在前線醫護賣力賣命賭命,那種努力才有貢獻。無能無道者處於高位,越努力對社會越危險。在還需要牛耕田的時代,經常笑新界隻牛夠勤力啦,在人力資源部門,最常研究的課題是寧可員工懶但聰明,抑或笨而勤力。

政府高層若沒有最好的人才,當然寧可只有更差的員工,個個懶過豬,至少牛頭馬面不會繼續作惡作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