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個特區政府,辦事連環蝦碌,令市民笑又唔係,喊又唔係,簡直啼笑皆非,究竟司長局長署長們有冇落區深入民間探討民情㗎?成日閉門造車,制訂政策一味紙上談兵,好似係參加公眾考試寫答案咁,吹牛無敵,實戰無方。依家冇咗民主派議員批評監察,益發暴露咗建制派各據山頭,凡出事就向林鄭放冷箭。相信禮賓府中人會好懷念昔日立法會有民主黨工黨等等等,乜唔係啫,民建聯工聯會啲箭冇咗胡志偉陳志全等人為對象,咪射箭入亞畢諾道囉。
香港人行年宵買花,一向習慣係吃完團年飯之後,晚上十點幾先至出動,住在東區嘅朋友,更多到子夜之後先至出發,到花市希望執平貨,花農亦會在凌晨兩三點左右,將賣剩嘅花割價求售,以免再搬運,慳回運費。既然話要阻止疫情傳播,停辦年宵花市,民眾亦可理解,但點解突然轉軚,唔搞又搞,搞出個抽籤分配攤檔,控制入場人數,中午後有清潔時間等等花招呢?陳肇始局長話係從善如流,究竟有邊啲「善人」向佢提意見,係唔係何俊賢及漁農界六十個選委呀?一個何俊賢議員唔會夠牙力,背後一共六十張選委選票就足以令「好打得」願意聽話,繼而向下屬陳局長「善言相勸」嘅。轉軚以為可以益番花農,點知兩頭唔到岸,花農畀政府搞到頭暈眼花,更加嘈。文匯報大字標題話政府「跪低轉口」,其他報紙批評政府「朝令夕改」,「轉軚」之聲不絕,如果通識教師仍然有膽唔怕釘牌嘅話,不妨教學生活學活用,課堂上分析「從善如流」、「跪低轉口」、「朝令夕改」、U-turn、轉軚等詞可有異同。
每年左丁山屋企都有一盆蘭花,鬼咁重,左丁山一個人搬唔郁,試問食環署要花市在清潔時段要花農將啲花搬來搬去,花農點會唔㷫過辣雞?晚上街坊搶貨之時限制人流,場內人大可慢條斯理揀花,場外等候嘅就紮紮跳乾着急,場面會好滑稽。其實早話唔辦,花農各展奇謀,租吉舖(現在隨處都有),有一個星期賣花,賣到年初一凌晨,政府本來唔使煩,自有市場運作。陳肇始等官僚又痕(驚疫情)又怕痛(驚漁農界壓力),胡亂出招,結果兩面不討好,唔怪得建制派對佢唔客氣到出晒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