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破天荒圍封佐敦受限制區,擾民兩日,昨傍晚6時起始批准檢測陰性的居民離開,200幢大廈陸續解封,惟病毒已有北移迹象,油麻地果欄以北至登打士街一帶過去14天累計逾70宗感染個案。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稱,果欄一帶早前同日有至少八幢大廈有確診,認為須研究擴展封鎖該區;但有醫生認為封區強制檢測成效不彰,又指油尖旺區外有很多確診個案,只着眼該區會顧此失彼。
佐敦周六凌晨起實施禁足令,勞師動眾兩天僅找到13名患者,當局昨容許檢測呈陰性的居民傍晚6時離開封鎖區,今日凌晨完成所有檢測後,可正式撤銷封區。至凌晨約12時30分,佐敦封鎖區內有人員洗地清潔,之後開始卸下防護衣,丟到附近垃圾桶,又拆去供居民登記的兩個帳篷,但出入口摺閘仍未收起。及後有多架旅遊巴到場,開始接載疫區職員離開。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昨在無綫電視節目《講清講楚》被問及是否有其他區域要封鎖檢測,許稱留意到近油麻地果欄一帶多幢大廈有住戶確診,「我哋要密切留意果欄嗰邊,嗰邊條街都多咗起碼八幢大廈係有居民受感染,咁可能真係有需要擴展埋去嗰邊」。他在節目後指,需留意該區疫情發展,配合大廈污水監察數據,如發現有需要,應盡快決定是否封區安排居民檢測,避免再次有居民「拖篋」搬走,以致「走漏個案」。
翻查衞生防護中心紀錄,許所指的八幢大廈本月22日均有新增確診個案,包括祥興大廈、廣東道816號、砵蘭街74號、碧街13號、大安樓、順利大廈A座、碧街17號及砵蘭街33C號。同日在果欄以南的正康大樓和眾坊街59A號其實亦有確診個案。果欄一帶前日確診個案增長未有止息,同日有五幢大廈有確診個案,分別為海昇大廈、碧街19號、順豐大廈、砵蘭街33C號和窩打老道5號。昨天果欄一帶的順利大廈A座和金田樓均有人中招,共涉三宗。
若以過去14天計算,果欄以北(彌敦道以西、窩打老道以北、渡船街以西、登打士街以南區域)共有73宗個案,其中碧街13至27號共八個單數街號大廈全部有人確診,共涉39宗個案,當中碧街17號及19號分別有八宗及九宗。果欄以南(彌敦道以西、窩打老道以南、渡船街以西、眾坊街以北區域)個案相對少,過去14天有16宗個案,當中廟街1號最多有五宗。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於記者會被追問油麻地果欄一帶是否需要封鎖時,再以沒資料為由,「拋波」稱會由食物及衞生局長陳肇始交代;惟陳肇始在記者會僅指,衞生防護中心會密切監測受限區域以外地區的確診個案,包括果欄或其他地方,推出最為奏效控制措施,又呼籲有關地區人士有需要檢測可以接受檢測。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除非區內有很多欲逃離人士,否則封區強檢成效不會較大廈強測高出很多,反而需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和影響居民,「有幾多黑市居民?要清楚交代,唔應該隨便封區……公共衞生嘅嘢係做唔到百分百,就算社會主義嘅地方,都唔會做到百分百。」
對於果欄一帶個案多,梁指其實整個油尖旺區及其他地區的個案均多,政府不應該只着眼單一地方,「指定區域清到零都冇用,好似成個森林都起晒火,淨係救熄一棵樹都冇用」,應全港性加強檢測,針對涉劏房及三無的大廈等,降低強檢門檻至一個單位,成本效益更大。油尖旺區議員李傲然反對政府擴展封區,批評政府封區做法擾民,未能遏止疫情,「政府一年前唔封關,全香港幫佢埋緊單」。
果欄附近街坊均已額外購買糧食,預防政府突然封區,昨日區內超市雖然有不少街坊購買日用品,但米、杯麵和罐頭等均貨量充足,未有搶購或缺貨情況。家住果欄附近的朱女士稱,家人很擔心受圍封措施波及,期望政府若擴展圍封區域,應提早通知民民,「臨急臨忙通知會嚇親」,並已額外購買糧食,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