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戲言,如果2021年馬雲要送給年輕人三句話,可能是:「你們是誰?」「你們要幹嘛?」「你們要帶我去哪裏?」這三句話,儘管馬雲並未說過,卻以自己的生命演繹出來,論教育意味,比他過往金句加起來都更深刻。
據聞朱元璋老婆說過,富可敵國者是「不祥之民」,難道馬雲沒聽過沈萬三的故事?《明史.后妃傳》載,富甲一方的沈萬三,在明初捐款建設三分一南京城,還慷慨犒勞皇帝的軍隊,搶了朱元璋風頭。朱元璋要殺他,馬皇后勸阻:「妾聞法者,誅不法也,非以誅不祥。民富敵國,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於是朱元璋不殺沈萬三,只把他發配雲南。
岔開一筆,此事雖見《明史》,但經學者考證,該是假的,很可能是清修官史有心抹黑明朝皇帝。怎知道是假呢?明朝宣德年間莫旦編修的《吳江志》,提到元末張士誠據吳時,沈萬三已身故,可知他不可能捐獻築城,得罪朱元璋。《吳江志》的說法,有元末明初人王行(沈氏家庭教師)撰寫的沈萬三兒孫墓志銘佐證,顯然比《明史》可靠。中國古代地方志,的確能補充或修正官史,協助還原事實,跟今天《香港志》不可同日而語。
言歸正傳,沈萬三故事雖然假,教訓卻是真的。馬雲本是今上眼中「不祥之民」,三個月前還大放厥辭,批評國家金融制度,即使被發配邊疆也很正常。沈萬三趕不及接演的角色,馬雲絕對有執二攤的資格。不過他本月20號能夠露面報平安,透過視訊為「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致詞,也許表示他已痛悟前非,甚至接了另一角色——像那所謂美女網紅李子柒一樣,成為「中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推廣大使」。
很多媒體報道,只強調馬雲專注「教育公益」,錯了重點。馬雲說得很清楚,「我們這一代企業經營者的責任和擔當」是發展鄉村,又說「未來鄉村生活一定會越來越美好」,「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回到鄉村」。還看不出是「上山下鄉2.0」?馬雲對年輕人真正要說的是:「你們是知青。」「你們要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你們要到鄉村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