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佐敦封區行動在昨日凌晨4時公佈,但早在周三晚、即50多小時前,傳媒已獲得「通水」,導致區內居民在禁令生效前拖篋離開。有專家批評政府未能突襲式封區,令居民聞風先逃,效用不大。特首林鄭月娥辯稱,難以滴水不漏完成整個行動,因要預先通知區內商戶及籌備行動,「唔通我哋要隱瞞佢哋?」
林鄭昨午前往受限區域視察,主動提及封區消息「走漏風聲」一事。她承認對行動效果有一定影響,但辯稱難以滴水不漏完成整個行動。政府原意凌晨4時行動開始前公佈,但有需要預先通知區內商戶,「唔通我哋要隱瞞佢哋?」
她又把「通水」效應歸咎於數千下屬:「我相信係因為有幾千位同事已經知道自己會擔任呢個任務,亦有一啲先頭部隊來到現場開始視察環境,亦有啲喺區內嘅街市或熟食小販市場獲得處方知會。」她表示,若再有同類行動,會認真研究是否當市民或傳媒收到消息時,就提早公佈行動細節,「因為我相信如果噚日區內居民知道行動只係48小時,而且政府有足夠配套安排,譬如我哋有食物包同熱線電話,或者佢哋唔會因為擔心而選擇離開呢個小區。」
記者問她怎樣確保離開了的人會做強制檢測,她說:「強制檢測亦需要市民配合同支持,如果完全百分百依靠政府監察、追蹤,然後檢控,呢個唔係公共衞生對策中一個好好嘅做法。」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則批評,政府未能突襲式封區,令居民聞風先逃,效用不大。他說:「走晒嗰啲係風險最高嘅人,佢哋做埋(檢測)先發揮到功用。剩低個啲,基本你封唔封,佢哋都會合作。你可以傳教,但個個都信咗,就冇乜特別用囉。」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則說:「事先張揚係唔理想,但唔好以為政府會搵你唔到。」他促請當局設懲罰機制,以起阻嚇作用,又呼籲公眾切勿收容疫區內居民,以免受感染。
潛在帶菌者四散,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回應時卻說,佐敦居民日常生活本身已不會限制於該區,「好多人日日返工放工都經過好多個區」,市民流動必然涉及播毒風險,其他區亦持續新增確診個案,風險提升與否未必與封區有關,「封唔封呢個地方,都係有(播毒)問題嘅」。
油尖旺區區議員陳嘉朗則指,「其實大家早都估到你有呢一着」,有能力的居民早在數天前搬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