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四波武肺疫情嚴峻,首個「封城令」昨凌晨4點生效,記者在疫區內直擊,政府雖然動用龐大人力物力防疫,但過程甩漏百出,例如完成檢測未發識別手帶,隨時浪費時間被迫再做過;排隊檢疫人士沒保持1.5米的社交距離;被禁足的市民不知派飯盒詳情,政府查詢熱線亦久久未能接通,有獨居長者餓了大半日才有食物,孤立無助。不少居民投訴安排倉促及擾民,「受限區域」變「受氣區域」。
昨凌晨4時,警員築起鐵馬膠帶圍牆,衞生署偕民政署職員架起檢測帳幕,城外城內重兵駐守。昔日繁華的佐敦,旅遊勝地的廟街頓變死城,「受限區域」內的街道不但冷清,附近非受限區域街頭亦大受影響,食肆林立的白加士街十室九空,十多間餐廳拉閘,門口貼出「疫情嚴峻,暫時停業」的通告。
本報與部份傳媒記者租用區內酒店房間,以「住客」身份直擊「封區」實況,記者發現政府雖然人多勢眾,各街頭有大批工作人員駐守,但安排混亂,尤其是居民的飲食安排,加上政府查詢熱線長期沒人接聽,為人詬病。
居住炮台街的一對老夫婦,不懂使用手機,無法瀏覽網上訊息,一直不知政府安排,他們家中沒有食物,落街後才發現食店關門,幾經辛苦才接通政府熱線,工作人員派上即食麵及罐頭,兩人不習慣,改派飯盒,打開才知道是少數族裔的菜式,完全不合胃口。
另一獨居長者於昨晨10時許致電政府熱線要求派食物,一直線路繁忙無法撥通,三小時後才能接通,至下午3時才獲得食物,餓了大半日,他批評政府安排混亂,非常擾民。
在受限區域的正常檢測程序,應是收到上門通知後,根據卡上的英文字母,再到相應的採樣處,採樣完成後便需要作最後登記,最後獲得手帶及乾糧。
惟昨早酒店職員11時03分到記者房間,通知房客於指定時段內檢測,記者獲安排時間為早上9時至11時,即已逾時,職員見記者疑惑,也嘆氣地說:「程序直頭俾人鬧到爆,佢(政府承辦商)通知我已經10點半,你哋可以隨時去。」
之後記者落樓做完檢測離開,發現未獲發識別手帶,折返主動查問,另一工作人員指示,要到另一邊排隊取手帶和物資,否則要翻看電腦紀錄才確定有否做測試。對於做檢測的工作人員沒有說明,他承認說:「應該講漏咗。」
記者在排隊拿取手帶,再次查詢沒有取手帶會有甚麼後果,工作人員坦言:「如果你冇手帶,唔當你做咗(檢測)」。他解釋一旦未有拿取手帶,便需要花時間翻查紀錄,更有可能需要重新做檢測。排隊輪候手帶時,記者又發現有市民根本未做採樣,程序甚是混亂。而且檢測期間,大部份排隊人士並沒保持1.5米的社交距離。
政府下令居民禁足在家,但有部份居民「懶理」,一名穿格仔恤衫男子,昨凌晨已在區內便利店,除下口罩飲啤酒,早上在封鎖區內,拉低口罩邊行邊吸煙,其後他在一班穿白色防護袍人員旁邊經過,也無人理會,返回上海街與寧波街交界的休憩公園,除罩吸煙,一度有穿保護袍人員上前遞上單張與他傾談。至下午,六名街坊在衞生人員眼底下,於疫區內公園聚集除罩聊天、「煲煙」甚至進食,防疫意識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