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魎】美股抱團隨時人踩人 - 十一少

【魑魅魍魎】美股抱團隨時人踩人 - 十一少

近年中外資本市場強股越強、弱股越弱,背後緣於投資界興起的「抱團」邏輯,羊群效應變相為明星股造王,令散戶逐漸習慣高追唔怕衰,溫水煮蛙接火棒。

所謂「抱團」,指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範圍集中在少數核心公司,且持股集中度越來越高;但「抱團」會令個股估值嚴重偏離基本面,萬一出現黑天鵝,資本市場就會發生「人踩人」悲劇,焦頭爛額。

這個發生在A股和港股的「抱團」現象,近日也獲《財新》專題報道,並與70年代美股市場對比,指在那段時期,可口可樂、輝端、麥當奴等「50隻靚股」受機構投資者追捧,全年結果升109%,同期標普500指數只升36%。

1972年底,那「50隻靚股」平均市盈率達41.5倍,遠高過標普500的19倍,最終當然是泡沫爆破;之後兩年,那「50隻靚股」就大跌六成,同期標普500跌43%。

歷史總是不斷重演,看今天美股「抱團」非常明顯,以2020年美國市場成交金額計算,前5%的上市公司貢獻68%的成交金額。相比2005年時,美國的被動基金和主動基金持股,個股市值屬於前5%的股票,分別佔據了53%和57%,但2020年的分別增加至76%和61%。

事實上,1月初彭博已作出警告,指出美股納指100成份股平均市盈率已達40倍,標普500則達30倍;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市場更出現泡沫,提醒美股投資者要留神,對市場保持警惕。

惟與當年不同的是,這是個資金氾濫、銀紙弱過陰屍紙的年代,大量資金為了尋求回報,就湧入股市尋求回報,「抱團」炒高明星股,但再鋒利的刀也會有生鏽的一日,不少熱門股似乎已高處不勝寒,進一步上升的空間越來越窄。

2021年資本市場似乎仍會波動,雖然現時美國政權交接已完成,但特朗普卻留下很多「繩結」待拜登去逐一解開,有外交的、有本土的;當拜登每解開一個結,相信也會為股市帶來波動,兼且被資本市場「超譯」,隨時令拜登成為資本市場的一盞破「燈」。

十一少

fb.com/11m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