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在有驚無險狀況下宣誓就職新任美國第46任總統,美國第45任總統特朗普任期頭三年,美國經濟勢頭好,失業率低,股市不斷上揚,一片好景,但在第四年,特朗普對新冠病毒疫情不知何故,掉以輕心,愛理不理,又不大聽科學家和醫學專家的意見,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因肺炎病死人數超過40萬人,比20世紀美國各場大戰中死亡的人數還要多,美國疫情弄至幾百萬人失業,把特朗普前三年的任內業績一筆抹去,卒在大選敗陣。
四年前特朗普上任後,不斷埋怨奧巴馬留下爛攤子,今日拜登可能發覺特朗普留下了更大的爛攤子。海峽兩岸三地都關注拜登上台後,美國對華政策如何改變,初步看來,拜登就任後,中國不是他的優先項目,內政才是第一優先,他委任奧巴馬時代的國家安全顧問Susan Rice為特設「內政顧問」,不是一個閒角,霍士電視台甚至指稱Rice會是「影子總統」,顯見拜登政府對內政的重視程度。
經過2020年之亂,拜登上任後急着處理的議題是:
(一)一百天之內為一億人注射疫苗,力圖遏止美國疫情蔓延,新政主管已認為美國肺炎死亡人數超逾50萬,拜登政府將傾全力撲滅COVID。
(二)與此同時,會推1.9萬億美元的刺激經濟方案,向全民每人派錢2000美元,以穩定低下階層的不安情緒,亦算是謝票之舉。
(三)第二個謝票行動是撤銷特朗普的反移民政策,不阻止拉丁裔移民入境,向拉丁裔選民還票債。但移民政策牽動全美社會民生,如何應對而不出亂子,對拜登政府是一個大考驗。
以上三項已足以消耗拜登的全部精力,上任後六個月內沒有多少時間來詳細思考中國問題,大可能索性原封不動,讓特朗普的對華政策、禁制令、制裁持續一段時間算了,更何況眾議院第二次彈劾特朗普,參議院要舉行一場勞民傷財的審判,令拜登十分難為。上任之前,拜登是不想彈劾特朗普,以免多生枝節的。拜登的國務卿布特肯和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都是穩健溫和派,一貫主張和盟友聯手對付中國的挑戰,單是在和歐盟協調對華政策方面,已要一段時間,不能急於一時,故此拜登政府短期內難以推翻特朗普的對華行政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