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第四波】
【本報訊】本港昨日新增61宗確診個案,包括六宗輸入個案及55宗本地個案,當中26宗感染源頭不明,另有5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位於油麻地和佐敦疫區之內的白加士街金威廣場爆疫,累計共10宗確診個案,涉及五個單位,當中有四個屬同一座向的C單位。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視察後指出,金威廣場出現垂直式傳播,懷疑喉管有問題引致煙囪效應,所有C座單位住戶須撤離送檢。
佐敦金威廣場累計10宗確診個案,共涉及五個單位,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政府部門人員到場視察。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其中四個單位分別位於5、6、7、17樓的C單位,牽涉九宗個案,其餘一宗屬5A單位。
疑為爆疫源頭的5C單位累積六宗個案,最早的確診個案為一名70歲男子(9458號),他是在油尖旺區一間清潔公司工作,該公司早前爆疫,他1月15日發病。相信同樣來自5C單位的一名21歲男子(9622號)及一名9歲女孩(9630 號)其後在18日確診。其中該名9歲女孩早於14日便已發病,21歲男子則與9458號同日發病。
而6樓及7樓的C單位各有一宗無病徵個案,均於1月18日接受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17樓C單位則錄得一宗確診,他1月17日曾檢測,結果呈陰性。他三日後發病,再作檢測後確診。餘下一宗個案居於5A單位,1月20日接受病毒檢測後確診。確診個案中,一名54歲男子(9646號)於1月18日確診,確診前一日曾到訪紅磡海灣軒海景酒店。
袁國勇經視察後表示,現時金威廣場出現垂直式傳播,懷疑喉管有問題引致煙囪效應。他解釋,煙囪效應可透過喉管或天井發生,感染者洗澡時暖水會進入渠管,如喉管出現破裂時,含有病毒的空氣會進入其他單位,而熱水產生的濕暖空氣亦會透過天井飄往高層單位,病毒微粒或可透過抽氣扇進入屋內。
袁續指,當工作場所爆疫時,員工回家會將病毒傳予家人,甚或再經天井和喉管傳播病毒到其他單位,其他單位的住戶外出工作又將病毒擴散至社區,形成惡性循環。他認為上述情況會繼續發生,為保障居民安全,須安排C座單位居民撤離至檢疫中心。
最早確診的住戶來自5C單位,其工作的清潔公司同樣位於油尖旺區,歐家榮昨晚指,涉事清潔公司早前已爆疫,共有11人陸續染疫,疑屬5C單位的感染源頭。然而翻查衞生防護中心資料,均未曾提及該公司有爆疫情況。油尖旺區區議員何富榮對清潔公司爆疫感擔心,認為會增加區內爆發風險。
衞生署其後回應本報查詢時更正,該清潔公司共有10宗確診個案,當中五人屬該公司員工,其餘五人為員工的家人或密切接觸者,但未有回應為何早前未曾交代相關情況,亦沒有提供該公司的地點及名稱、相關個案編號等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