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我很擔心國家會重新回到文革時代。」長居武漢的作家方方在封城後,開始寫日記,記下事實,卻因此被中國左派指罵是「美狗」、「賣國賊」,追擊至今。一年了,怕傷痛就此被忘記嗎?「永遠都會有人好了傷疤忘了痛,但也永遠會有人一直會記得那份痛,甚至還會有人的傷疤永遠不會痊癒。正是有這樣各種的人,社會才是一個豐富的正常的社會。」
方方,本名汪芳,65歲,湖北作家協會前主席,曾獲中國文壇最高榮譽魯迅文學獎,去年BBC年度百大女性。去年1月25日方方開始在微博寫日記,記錄封城點滴。在武漢長大的方方對本報表示,至今對封城後的光景依然印象深刻,「城市裏的空空蕩蕩。這是我此生從未見過的空蕩。是一種給人驚聳感的空蕩」。
封城後,坐困圍城的人難以求醫,「我在日記中所提到的絕望,說的是病人的絕望。因為病人們從來都沒有過求醫無門的人生經驗。憑心而論,武漢的醫療條件一直不錯,醫療水平也很高。沒有人想到有一天自己生病會進不了醫院更見不到醫生的這樣的事。」
《方方日記》中記下封城時一個個故事……柳帆是武昌醫院護士,與父母和弟弟常凱一家四口都因武漢肺炎過世;肖賢友在離世前寫下「我的遺體捐國家。我老婆呢」11字,但當地媒體卻只以前7字大肆宣傳,後4字刪掉……中國過去幾個月集中宣傳「戰疫」成功,人物好似被忘掉一樣,方方稱自己是文人,比較關注個體生命,「那是一個一個存在的與我自己一樣的人。但很多人卻並不這樣想。尤其事情沒有臨到他們頭上時,他們會覺得宏大的東西比如國家、江山、榮譽這一類東西,是最重要的。」
《方方日記》在內地不能出版,到發行英文版,又被指為外國「送子彈」,《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解放軍報》都批評過她,她也曾被死亡恐嚇。方方指自己並不委屈,只是沒想過寫日記也遭追擊,「但回過頭,知道是哪些人對我攻擊,也就很清楚了。最初的攻擊,就是來自國內左派網站上的極左人士。」她擔心,這種極左思潮會帶中國重返文革,「為國家擔心,是我們這一代人從小成長的環境中培養起來的,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憂患意識。至少我很擔心國家會重新回到文革時代。」
方方的最後一篇日記發表在3月24日,談到生者有責任為亡者追責。只是當內地連一本日記都容不下,76日的事可以記得多少、已經遺忘多少,一年後,在內地最為人關注的是女星代孕棄養醜聞,還有多少人記得一年前武漢承受的苦難?方方沒有強求所有人記住傷痛,她相信總有人不會遺忘,「所有的歷史事件,總會有人忘記,也總會有人記得。這是世界的本來面貌,武漢也不會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