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日油尖旺區及深水埗疫情大爆發,當中南亞等少數族裔人士確診數字不斷增加,網上有短訊瘋傳,指居於「疫區」的大部份南亞裔人士無身份證,「唔會主動檢測,好多都係做外賣」,衞生署官員更於周一公開指少數族裔感染風險較高,令他們遭標籤成播毒元凶。近日有外賣平台的南亞裔外賣員投訴,有顧客拒絕由南亞裔外賣員送餐。有關注少數族裔權益人士批評,衞生署言論激化種族歧視,質疑政府為抗疫失當卸責。
疫情陰霾下,不少市民足不出戶,令外賣需求激增,外賣員數量持續上升,業界估計全港有逾二萬名外賣員,當中約一半為南亞等少數族裔人士。惟近日少數族裔遭標籤成播毒元凶,竟有市民對南亞裔外賣員避之則吉。有戶戶送(Deliveroo)外賣員投訴,日前有客戶落外賣單時附註要求,拒絕印度裔及巴基斯坦裔外賣員接單,質疑此舉涉種族歧視,影響外賣員士氣,更打擊其工作機會。
接獲投訴的油尖旺區議員陳嘉朗指,事件或涉違反《種族歧視條例》,要求戶戶送深入調查事件,並終止有關顧客的賬戶。他亦表示昨早接獲另一外賣平台foodpanda外賣員投訴,指有客戶附註不准印度裔車手接單,卻又註明「只准亞洲人車手」,陳反問「印度人不是亞洲人?」
對少數族裔外賣員被歧視,有做外賣生意的食店批評有關客人歧視。荃灣食肆負責人陳先生與外賣平台合作半年,外賣員中六至七成為南亞人士,但從無接獲投訴。對有客人拒絕南亞裔外賣員送餐,他批評做法離譜,「病毒唔會揀人」。另一餐廳經理Alan指,拒絕某一種族人士送外賣並不恰當,因此不會挑選顧客及外賣員的國籍,如遇到有客人列明拒絕南亞裔人士送外賣,「會同佢講,我哋唔會滿足到你」。
就今次歧視風波,戶戶送發言人回應指,轄下共7,000名外賣員,公司十分重視今次事件,已即時永久終止該名顧客的賬戶。發言人表示,之前沒有收過同類投訴,不排除因疫情關係導致有客戶不接受印度裔外賣員,由於今次事件比較直接,客戶以白紙黑字寫下要求,公司可立即跟進。
foodpanda則指非常重視有關報道,如接獲有關歧視送遞員的言論或行為之投訴,必定會按一貫程序深入調查及嚴肅跟進,派單系統會自動向送遞員分配定單,當中不涉及任何種族或語言考慮。惟問及有客人拒絕印度裔外賣員送餐一事,foodpanda表示沒有補充。
Uber亦指,絕不容忍任何用戶的歧視行為,包括送餐夥伴、合作餐廳及顧客,並鼓勵合作夥伴及用戶報告有關事件。任何Uber及Uber Eats用戶如被發現違反社群守則,將會失去使用Uber的權利。
關注少數族裔權益的融樂會指,衞署周一指少數族裔人士多家庭聚會令感染風險較高的言論連日引起少數族裔討論,近日有少數族裔婦女指非居於強制檢測區域仍被僱主要求檢測,擔心出現連鎖標籤反應。平機會昨指拒絕某種族員工向其提供服務的行為不可取,對疫情下,少數族裔被污名化、標籤,認為將加深社會的鴻溝和加劇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