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本港出現首宗由高鐵輸入的武漢肺炎個案,港人至今經歷四波疫情,確診個案逼近萬宗,造成百多人死亡,最快3月開展的武肺疫苗接種計劃,能否為香港抗疫帶來新轉機? 香港大學抗疫專家薛達指出,疫苗只能有效預防有病徵感染,以及感染後減輕病情,未證實可預防無症狀的感染,即市民接種後仍有機會中招,成為隱形病人播毒。他又預期武肺病毒不會於短時間內消失,甚至可能每年冬天均爆發,但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將大減。
香港大學微生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薛達表示,爆疫以來至今未有「神藥」可治療武肺,曾被寄予厚望的瑞德西韋未能減少入院者死亡率,「喺病毒世界,始終係預防勝於治療」,要預防受感染,接種疫苗是主要途徑。本港現時訂購三款疫苗,包括德國BioNtech、阿斯利康及中國科興疫苗,其中德國BioNtech疫苗率先獲本港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同意推薦。
薛達指德國BioNtech及阿斯利康疫苗,只有逾90%效用預防有病徵感染(symptomatic disease)及減少感染後病情嚴重性,未確定能否一併預防無症狀感染,即接種者仍有機會中招及感染後無病徵,成為隱形病人播毒,但他相信德國BioNtech疫苗某程度上應可預防接種者受感染,並很大機會可減少病毒量。至於阿斯利康疫苗對研究預防無症狀感染數據少,需待更多數據支持。中國科興則至今未在文獻刊登研究結果。
至於其他疫苗,政府正考慮訂購屬於蛋白重組技術平台的疫苗Novavax。薛達指該疫苗的猴子實驗顯示其鼻咽分泌完全沒有病毒,即可以預防無症狀感染;但同樣需有第三期臨床研究數據才能確定。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與內地合作研發及製造武肺疫苗,薛達稱港大的疫苗以流感病毒作為基礎,抽出某段基因,再插入某段武肺病毒基因,製成噴鼻式疫苗。噴鼻式疫苗可保護鼻外壁,理論上產生抗體效果較其他於手部注射的疫苗好,但實際效果仍有待臨床研究結果。
雖然疫苗未確定能否預防受感染,但可減輕病情,薛達指對高危的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有很大好處,也可減輕醫療壓力。惟他提醒市民,不要期望有疫苗後病毒便會消失,「全球感染人數之多已超過臨界點,不可逆轉」,加上受制於疫苗劑量及接種設備等,不可能於短時間內為全球人類接種,相信武肺病毒仍然會於人類之間傳播,可能每年冬天都會爆發;但隨着大部份人已接種疫苗或已受感染,即使有爆發對社會影響料不會太大。
至於治療武肺的藥物,薛達對短期內成功研發有效抗武肺病毒藥物感悲觀。現時研究只證明於病發初期處方瑞德西韋,可加快症狀消退,但若病人已病情嚴重如需聞氧氣或插喉,則無法減少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