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誰會去維園趁墟? - 林夕

今年誰會去維園趁墟? - 林夕

跟香港友人通電,一講到花市,對方丟的一聲除舊歲,花你個頭。也怪不得,花市門市什麼市,搞到大家眼花撩亂,政策如天花亂墜,說了再算,不合算,又再說了再算。

須知此人從來像受美帝制裁者言,並不打算去花市,花市取消,只帶來一點點不方便,因為此人在過年時會逛花墟買花,維園花市復開,花墟人流則會減少,會帶來一點點方便,可見此人純為仗義執言,丟得無私。

我們首先問,病毒會在晚上九點鐘後才出動嗎?會看在春節份上,在九點前隱忍不發嗎?全球人類最大遷徙行動春運,大陸病毒都不給面子,要求人民原地迎春,維園又算什麼?再問有關官僚,入場人數減半,人流就自動自覺平均分佈在每一個檔攤前面,不會集中在某一個檔口嗎?這跟堂食到六點前的荒謬一模一樣,沒其他招數了。

媽得有理,市長帶着官僚巡年宵市場,有公僕開道,也有專人宣導這場行禮如儀的表演,當然不知道什麼叫趁墟。凡墟市者,非趁虛而入,反而如合法集會,人多是因,聚眾是果,越旺越受歡迎。不惜人擠人擠進去維園,想買花買年宵產品者,大部分都是圖個氣氛。目前雖然大家都有防疫疲勞,很久沒趁墟過,除了一小撮危險份子外,都懂得潔身自愛,再看見無搞又搞,興致不只減掉一半。

㷫,沒打算去維園者都如此㷫致勃勃,花農才被官僚玩死。書展唔搞又搞,話搞最後又唔搞,中小型書商已經賠上了血本。印書量要提早知道,需要訂紙張,跟印刷廠訂期,賣不出去的書存倉,倉租比切書成廢紙成本還要高。試問書猶如此,花何以堪?

我們都知道疫情凶險,而且好像比政府更清楚疫情發展路線圖,不會盲目樂觀,該做得就做到底,真正有危險的活動,不辦就不辦。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公務員頭目難不成是黃綠醫生,確診數字上升得厲害,限聚令就從四人減半到兩個人,這是要防堵示威遊行,還是要防堵人傳人呢?兩個人分兩組外出,原來都是一家人,回家後,會感染的遲早會感染;兩個人加兩個陌生人,本來就不會聚在一起,擦身而過那一刻,依然有過瞬間親密接觸,會感染的遲早會感染,跟一家人沒兩樣。數據早已說明,只消兩三分鐘,就可以中招。

書展花市應該跟硬任務無關吧,中央現在才懶得理你維園有沒有花開富貴,證明在市長領導下,連最基本的行政水平,仲衰過做女嗰陣。唉,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如今桃花依舊,人面全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