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末,通訊科技高速發展,曾經不少人都以為獨裁政權將再不能徹底操控資訊,而人民便可透過網絡凝聚強大群眾力量,推動民主發展。
但事情卻未有如預期般發展。近年,極權政府反而利用網絡發放偽造「新聞」來主導輿論,而且一旦有涉及獨裁者或其政府的負面消息被爆出,他就強行以一句「Fake news」(假新聞)來搪塞,扼殺真相。另外,極權政府還通過網絡收集數據,有系統地對人民進行更嚴密的政治監控。事實上,不僅專權社會的人民被假消息荼毒,就連民主國家的民眾亦同樣遭虛假資訊所迷惑。因為多數人在轉發訊息前,都不會深究內容的真偽和可信性,便會把「新聞」或「分析」跟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導致社會出現了嚴重兩極化的情況。
2016年,《牛津英語詞典》將「後真相」(Post-truth)選為年度詞彙,其解釋為「在形成民意的過程中,訴諸情感與個人信念比客觀事實更重要」,亦即是人們的對真理與真相的堅持,及道德觀都明顯薄弱了。而剛卸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是後真相時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根據《華盛頓郵報》統計,截至本周二(19日),特朗普任內已發表了30,558次虛假或誤導聲明。不過,他及其班子卻毫不在意,甚至長期將「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來取代真相。而最新近事例就是特朗普一直堅拒承認自己爭取連任失敗,縱使卸任在即,還在本月6日的一場集會上,煽動其支持者遊行到國會山莊抗議大選「舞弊」。最終,其支持者以暴力闖入國會山莊大肆破壞,最終造成五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可是昨天,特朗普在告別演說中,居然明言「我們發起的運動才剛剛開始」,可見他仍堅持自己是大選的贏家。
雖然不少人認為特朗普許多言行都是不合常理及邏輯,可是,他卻仍擁有多達人口三成以上、以沒有大學學歷的白人男性為主的死硬擁躉所盲目支持。其實,相關部門早已一再核實及否定特朗普對選舉舞弊作出的指控,但他們至今還是對特朗普自稱「大勝被盜取」的說法深信不疑,恍若活在另一個平行時空中,堅持自己所認知的才是事實。
因此,就算在國會衝突後,不同媒體的民調依然顯示特朗普的支持度未有受影響。CNN在本月17日的報道指出,他在共和黨人中的支持率仍高達80%。情況看來竟真的如特朗普四年前競逐初選時所誇言般:「我就算在紐約第五大道開槍殺人,也不會失去一張選票。」
特朗普執政四年,令美國陷於極為嚴重的分裂局面,新任總統拜登要把美國再度團結起來,肯定是困難重重。因特朗普的影響力不會因卸任而減退,亦即是拜登政府仍必須時常應付「另類事實」所帶來的挑釁,甚或騷亂。況且,任何共和黨從政者為保障其政治生涯,都不能失去特朗普手上的鐵票,因而要繼續活在其陰影下。
後真相明顯是非常危險的趨勢,因為當世上沒有了真理,所有人都會陷入黑暗中。而拜登正是帶領美國走出黑暗的最佳人選,因為他為人謙遜、具同理心和包容力,而且跟共和黨關係良好,向來都可溝通合作,相信他可為美國社會帶來希望及真理的陽光。
李柱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