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亂檢控 兩年33律師跳船

政府亂檢控 兩年33律師跳船

【本報訊】負責檢控工作的律政司盛傳近年有大批人手流失,業界指港版國安法實施後尤甚,根據律政司回覆本報有關律師職系人手流失資料, 2019至2020年間有33人離任,但未有提供2014至2018年離任人數,僅稱水平「相若」。由於律政司未有提供最新人手編制數字,只稱可參考其網頁,若根據網頁顯示截至2019年底有473個政府律師職位計算,即兩年間料約7%人離任。

《星島日報》昨報道,律政司刑事檢控科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余國慧(圖)月前已向部門遞辭職信,3月正式離職。不少法律界人士指,律政司內部除高層地震,整體人手流失亦較以往嚴重。有大律師指,行內知悉律政司不斷招聘政府律師,有別於以往競爭激烈,投考者大多獲次輪面試機會,反映律政司內部人手短缺。

人數料佔編制7%

本報去年11月底向律政司查詢人手問題,發言人12月初回覆指,由2019年1月起至去年12月初,政府律師職系人員有33人離任,但拒按離職原因及職級提供數字。本報再查詢2014至2018年人手狀況,律政司拒絕透露,僅回覆指:「過去數年律政司內政府律師職系的離任人數水平相若。」至於現時律政司職位編制,律政司僅稱可參考其網頁,惟網頁僅顯示至2019年12月31日資料,當中首長級及非首長級政府律師職位分別有88及385人,若編制沒有大改變,即約473人中約7%人離任。

民主黨立法會前議員林卓廷指,早前聽聞律政司有大量不同職級人士離任,若以「鐵飯碗」計算,7%流失率也是問題。他形容政府律師為受過法治制度訓練的專業人士,離任或與律政司就案件檢控標準持不同態度有關。他認為對政府律師而言,要宣誓等所造成的壓力是次要,「法治問題佔最重」。

律政司長鄭若驊昨在立法會回應時只稱,律政司內不時有人事變更,包括有人改為私人執業、退休、移民,或者出任其他工作,「呢個唔係乜嘢特別事,希望大家平常心去睇」。